TOP

消化系统疾病预防:从日常饮食习惯开始

2025-04-16 13: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我们的身体中,消化系统如同精密运转的 “食物加工厂”,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事实上,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通过调整日常饮食,我们能够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守护消化系统的健康。

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石。人体需要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多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的原则。谷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每天应保证摄入适量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食。同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也十分关键。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像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也不可或缺,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它们为身体提供修复和生长所需的营养。但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过多食用会增加肝脏和胆囊的负担,引发脂肪肝、胆囊炎等疾病,应减少动物油、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的食用。

除了饮食结构,饮食规律同样对消化系统健康影响深远。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常为了工作或娱乐忽略吃饭时间,饥一顿饱一顿,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打乱胃肠道的生物钟。正常情况下,胃肠道会在固定时间分泌消化液,准备消化食物。如果饮食不规律,消化液分泌紊乱,就容易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因此,每天应尽量保持固定的用餐时间和食量,定时定量进食。一般来说,早餐应在 7 - 9 点之间,午餐在 11 - 13 点,晚餐在 17 - 19 点,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此外,不吃早餐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经过一夜的消耗,身体急需补充能量,不吃早餐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还会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胆汁排泄,增加胆结石的发病几率。

饮食的温度和速度也是需要关注的细节。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食用过冷的食物,如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而过热的食物,温度超过 65℃,则会烫伤食管和胃黏膜,长期食用过热食物,会增加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食物的温度应适中,尽量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同时,进食速度也不宜过快。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能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如果吃饭速度过快,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会增加胃肠的消化压力,容易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建议每口食物咀嚼 20 - 30 次,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

此外,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应尽量避免。比如,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引发烧心、胃痛等症状,长期食用还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增加肥胖、高血脂、胆囊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还有酒精和烟草,对消化系统的危害也不容小觑。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溃疡,还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酒精性肝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几率。因此,戒烟限酒对保护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日常饮食习惯与消化系统健康息息相关。通过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注意饮食的温度和速度,以及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我们能够有效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饮食细节,用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为消化系统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董淑萍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