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季节交替,尤其是秋冬时节,流感便开始 “蠢蠢欲动”,侵袭人群。季节性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及生命。呼吸内科专家提醒,了解流感知识,做好科学预防,才能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要做好季节性流感的预防,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流感病毒的特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导致季节性流感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常常引发大规模的流行,像历史上著名的 1918 年 “西班牙流感”、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大流行,都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乙型流感病毒虽然变异相对较少,但也会引起局部地区的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手机、毛巾等,再触摸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这也是呼吸内科专家首推的预防措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当真正的流感病毒入侵时,抗体就能迅速发挥作用,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专家建议,每年流感季来临前,也就是 9 - 11 月期间接种疫苗最为合适。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每年的疫苗都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的当年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尤其对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医务人员等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更是必不可少。
除了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环节。勤洗手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措施之一,手上容易沾染各种病菌,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尤其要注意清洗指尖、指缝、手腕等部位,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肘部捂住口鼻,避免飞沫扩散,用过的纸巾要及时扔进垃圾桶。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睛、口鼻,因为病毒容易通过这些黏膜部位进入人体。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传播,降低感染几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从而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呼吸内科专家强调,合理饮食是基础。日常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它们是身体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橙子、猕猴桃、菠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A 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适量摄入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保证碳水化合物的供应,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坚持适量运动也至关重要,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者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另外,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也不容忽视。定期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每天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20 - 30 分钟,能有效降低室内病毒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对经常接触的物品,如门把手、手机、键盘等,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擦拭。如果家中有人感染流感,应尽量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人,患者使用的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要单独清洗和消毒。
季节性流感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听从呼吸内科专家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环境清洁,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郭艳涛 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