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一种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血管炎,其病因复杂,涉及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多种因素。虽然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直观的症状,但该病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其对肾脏的潜在损害,往往让患者及其家庭措手不及。因此,了解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对于维护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一、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预警信号
皮肤紫癜:虽然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首发症状,但它也是肾脏损害可能发生的预警。当紫癜反复出现,或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时,应警惕肾脏受累的可能性。
关节疼痛与肿胀:约一半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会出现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尤其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关节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全身炎症反应活跃,肾脏损害的风险增加。
消化道症状:约三分之一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及便血等。消化道黏膜血管炎可能导致出血和水肿,严重时甚至引发肠穿孔。消化道症状的出现,同样提示病情可能累及肾脏。
尿液异常:尿液检查是发现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最直接、最敏感的方法。当出现血尿(尿液呈红色或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时,应高度怀疑肾脏受累。血尿和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重要标志,需及时就医。
水肿与高血压:随着肾脏损害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尤其是眼睑、下肢等部位)和高血压。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需立即就医治疗。
二、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保护策略
早期诊断与治疗:一旦发现过敏性紫癜,应尽早进行尿液检查,以评估肾脏受累情况。对于肾脏损害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以及必要的对症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原的持续暴露是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和肾脏损害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通过过敏测试明确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对于食物过敏的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致敏食物。
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不利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监测与随访: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尤其是已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还需进行肾脏活检等进一步检查。通过定期监测与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与护理:过敏性紫癜及其肾脏损害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同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与理解,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减轻过敏性紫癜及其肾脏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保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不仅仅是一个皮肤问题,其对肾脏的潜在损害不容忽视。通过了解肾脏损害的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保护策略,我们可以降低过敏性紫癜对肾脏的损害风险,维护患者的长期健康。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公众对过敏性紫癜及其肾脏损害的认识,也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重要一环。
(郭漫漫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