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视网膜脱离“突袭”,眼睛的“光影画布”为何撕裂?

2023-08-18 15: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眼睛,宛如一部精妙绝伦的“光学相机”,而视网膜恰似相机里那块至关重要的“光影画布”。它负责将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再传输至大脑,让我们得以清晰地感知五彩斑斓的世界。然而,当视网膜脱离悄然来袭,这块“光影画布”便如同被撕裂一般,我们的视力也会遭受严重损害。那么,视网膜脱离究竟为何会发生呢?

一、认识视网膜与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是眼球壁内层的一层透明薄膜,它布满了感光细胞,就像相机里的感光元件,对光线极为敏感。正常情况下,视网膜紧密贴合在眼球内壁,能够精准地捕捉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但当视网膜与眼球壁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导致视网膜部分或全部从眼球内壁分离时,就发生了视网膜脱离。这就好比一幅精美的画布从画框上脱落下来,无法再正常展示画面。

二、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原因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的眼轴比正常人长,眼球壁被拉伸变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薄、变脆弱,就像一张被过度拉扯的纸,更容易出现裂孔。一旦有裂孔形成,玻璃体就可能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将其与眼球壁分离,引发视网膜脱离。

2.眼部外伤:眼球受到外力撞击,如拳头击打、车祸撞击等,强大的冲击力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裂孔。同时,外力还会改变眼球内部结构,使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异常,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比如,在打篮球时被球击中眼睛,就可能面临这样的风险。

3.遗传因素:部分视网膜脱离与遗传相关,某些基因突变会使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存在缺陷,增加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几率。这类患者就像携带了“易感基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眼部健康。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受损,引发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就像脆弱的“树枝”,极易破裂出血,进而造成视网膜脱离。

5.玻璃体牵拉: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变性、液化,原本紧密相连的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会出现分离,产生的牵拉容易导致视网膜裂孔,最终引发视网膜脱离。

三、视网膜脱离的症状表现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其症状往往较为明显,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

1.飞蚊症:患者眼前会突然出现许多飘动的黑影,这些黑影可以呈微小斑点状、线条状或片状,类似飞舞的小飞虫。飞蚊症可发生于单眼或双眼,且黑影的数量和形状可能随病情发展而变化。

2.闪光感:患者眼前可出现光斑、光点,这些光斑或光点可以移动,一般出现在视野的边缘。闪光感的出现通常是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引起的,可能与眼部外伤、炎症、感染等因素有关。

3.黑影遮挡:随着视网膜脱离的进展,患者眼前可能出现如同幕布样或窗帘样的遮挡,这种黑影可以是静止不变的,也可以向中心视野逐渐扩大。黑影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野和视力,是视网膜脱离的重要警示信号。

4.视力减退:视网膜脱离会导致患者的视力逐渐减退,初期可能表现为视物模糊,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愈发明显。若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中心视力会急剧下降,甚至仅存光感。

四、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1.避免剧烈运动:高度近视的人应避免参与极限运动或过度剧烈运动,因为这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日常生活中也应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活动,以预防眼外伤和头颅震荡。

2.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近视患者、存在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应提高检查频次。若出现飞蚊症、闪光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若患有糖尿病、眼部炎症、眼部肿瘤等疾病,应积极治疗,以防病情加重引起视网膜脱离。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应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4.注意眼部保护:眼部受到外力暴力打击时,可能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因此,应尽量避免眼部外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可佩戴太阳镜和帽子,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相关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视力至关重要。让我们用心呵护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让“光影画布”始终完整、清晰,继续为我们描绘出美好的世界。

(郭浩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