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中医称之为“扁瘊”,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赘生物,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暴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在中医理论中,扁平疣的形成与风热毒邪的侵袭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独特,治疗原则也颇具特色。本文将深入探讨扁平疣的中医认识,解析风热毒邪如何“攻陷”皮肤,以及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一、中医对扁平疣的认识
在中医古籍中,扁平疣被归类为“疣赘”、“扁瘊”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外感风热毒邪、内蕴湿热、气血失和有关。《外科正宗》记载:“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旺血燥筋不荣养,致生此症。”这段描述揭示了扁平疣发病的外因与内因。
外因:风热毒邪是扁平疣发病的主要外因。中医认为,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致病邪气,其中风热毒邪因其轻扬、发散的特性,易于侵袭人体上部,尤其是皮肤黏膜薄弱之处。当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时,风热毒邪便乘虚而入,蕴结于肌肤,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形成疣赘。
内因:内蕴湿热、气血失和是扁平疣发病的内因。湿热体质的人,体内湿邪与热邪交织,易阻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当湿热之邪蕴结于肌肤,与外感风热毒邪相合,便加剧了疣赘的形成。此外,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也可导致气血失和,为扁平疣的发病提供内环境。
二、风热毒邪“攻陷”皮肤的机制
风热毒邪侵袭皮肤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邪气侵袭:风热毒邪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首先影响卫气,使卫表不固,肌肤腠理疏松。
蕴结肌肤:风热毒邪蕴结于肌肤,与体内湿热之邪相合,形成湿热毒邪,阻滞气血运行,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隔。
疣赘形成: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进一步导致局部营养供应不足,皮肤细胞代谢异常,形成赘生物,即扁平疣。
三、中医辨证施治扁平疣
中医治疗扁平疣,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风热毒邪蕴结肌肤所致的扁平疣。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以清除体内热毒,恢复肌肤的正常代谢。
利湿化浊法: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扁平疣。常用利湿化浊药物如茯苓、泽泻、白术等,以消除体内湿邪,恢复气血运行。
活血化瘀法:适用于气血凝滞所致的扁平疣。常用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丹参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疣赘的消退。
调和气血法:适用于气血失和所致的扁平疣。常用调和气血药物如当归、白芍、川芎等,以调整气血平衡,恢复脏腑功能。
此外,中医还注重外治法,如针灸、拔罐、刮痧等,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促进疣赘的消退。同时,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建议患者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四、结语
扁平疣作为中医“扁瘊”的范畴,其发病与风热毒邪的侵袭密切相关。通过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扁平疣症状,促进疣赘的消退。然而,中医治疗扁平疣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坚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杨健 延津县中医院 皮肤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