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银屑病中医称“白疕”,血热、血燥、血瘀如何分型论治?

2024-06-12 19: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银屑病,中医古籍中称之为“白疕”,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其特征性的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历史悠久,认为其发病与血热、血燥、血瘀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并根据这些病理机制进行分型论治。本文将深入探讨银屑病的中医认识,以及血热、血燥、血瘀三种证型的分型论治原则。

一、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体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在《外科正宗》等古籍中,银屑病被描述为“肌肤燥痒,起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形象地描绘了银屑病的典型症状。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风、热、湿、毒等外邪侵袭,以及血热、血燥、血瘀等内因有关。

二、血热型银屑病

症状表现:血热型银屑病多见于发病初期或病情活动期,患者常表现为皮肤红斑鲜艳,鳞屑厚积,瘙痒剧烈,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黄等热象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是血热型银屑病的典型舌脉表现。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中医治疗血热型银屑病,常用犀角地黄汤、凉血解毒汤等方剂,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如水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注意事项:血热型银屑病治疗时需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病情的稳定。

三、血燥型银屑病

症状表现:血燥型银屑病多见于病情稳定期或消退期,患者皮肤红斑色淡,鳞屑较少,皮肤干燥、瘙痒,伴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燥象症状。舌淡红少苔,脉细数是血燥型银屑病的典型舌脉表现。

治疗原则: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中医治疗血燥型银屑病,常用当归饮子、润燥止痒胶囊等方剂,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具有养血补血、润燥止痒的功效。

注意事项:血燥型银屑病治疗时需注意保湿,避免皮肤干燥。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四、血瘀型银屑病

症状表现:血瘀型银屑病多见于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患者,皮肤红斑色暗,鳞屑较厚,皮肤增厚、变硬,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舌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是血瘀型银屑病的典型舌脉表现。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中医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方剂,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项:血瘀型银屑病治疗时需注意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避免过度搔抓,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五、中医综合疗法与个体化治疗

中医治疗银屑病不仅注重分型论治,还强调综合疗法与个体化治疗。在分型论治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心理调适、饮食调养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恢复。

同时,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六、结语

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其治疗具有挑战性。中医通过分型论治,针对血热、血燥、血瘀等病理机制,采用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等治法,结合综合疗法与个体化治疗,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中医治疗银屑病需长期坚持,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寻求中医治疗时,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杨健 延津县中医院 皮肤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