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活血化瘀,西医扩血管:冠心病治疗新思路

2024-12-09 08: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积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面对这一健康挑战,医学界不断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中医活血化瘀与西医扩血管相结合的治疗新思路,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冠心病的中西医认识

从中医角度看,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与气血虚弱、经络不畅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多因瘀血阻滞心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肌失养。因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成为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西医则更注重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使得心肌供血不足。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旨在迅速缓解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二、中医活血化瘀的治疗策略

中医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脏供血,从而改善心绞痛的症状。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有丹参、三七、川芎、银杏叶片等。这些药材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成品中成药如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也都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中药治疗外,中医还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和穴位贴敷治疗来辅助治疗冠心病。针灸能够调节气血,疏通心脉,缓解心绞痛症状。推拿则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心肌供血。这些疗法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三、西医扩血管的治疗手段

西医在冠心病治疗中,扩血管药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常用的扩血管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能够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控制心率、预防再次心梗。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的兴奋性,达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西医还采用介入手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来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常用的介入手术方式,能够迅速开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心脏外科手术则主要用于严重冠心病患者,如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

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新思路

中医活血化瘀与西医扩血管相结合的治疗新思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既迅速缓解症状,又注重整体调理,降低复发率。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西医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如丹参、三七、川芎等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同时,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够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介入手术和心脏外科手术前后,中医治疗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针灸、推拿等疗法能够调节气血,促进术后康复。食疗则注重调整饮食结构,降低血脂,改善心脏供血,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中医可以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和针灸推拿疗法。而西医则可以根据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方式。

五、结语

冠心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中医活血化瘀与西医扩血管相结合的治疗新思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既迅速缓解症状,又注重整体调理,降低复发率。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守护心脏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卫延涛 卢氏县人民医院 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