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然而,对于这一医疗手段,许多人仍然存在着误解和困惑。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为您详细解读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真相,保护自我。
一、人工流产的定义与分类
人工流产,是指在怀孕三个月以内,通过人为干预方式终止妊娠的现象。它主要分为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两大类。
1、手术流产:包括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和钳刮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引术适用于早期妊娠,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宫腔内的胚胎组织吸出;钳刮术则适用于晚期妊娠,通过钳夹取出胎盘与胎儿组织。
2、药物流产:主要使用米非司酮与前列腺素等药物,使妊娠产物排出。药物流产需要在女性停经后的49天内进行。
二、人工流产的中医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工流产对女性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黄帝内经》中有云:“人有堕坠,恶血留内”。人工流产术会使冲任、胞宫直接受损,导致冲任、胞脉瘀滞,耗伤肾之元气精血。因此,人工流产后的中医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工流产的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
人工流产的操作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监护。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进行血或尿HCG测定、超声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凝血检查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术前一晚需要清洁外阴并刮除阴毛,手术当天早上禁食水,并提前排空膀胱。
2、手术操作: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和铺巾,暴露会阴部。通过扩张器暴露阴道和宫颈,并进行消毒。使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并了解子宫的位置。用探针探入宫腔内,了解宫腔大小和位置,并根据孕周大小使用不同级别和号数的扩宫棒逐步扩张宫颈。使用吸宫器或钳刮术将宫腔内的胚胎组织吸出或夹出。
3、术后监护:患者在麻醉作用下尚未清醒时,需保持睡眠环境安静,并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同时观察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有无阴道分泌物、腹痛等情况。术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颗粒等。
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应在观察室休息1~2小时,一个月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1个月,以防生殖器官感染。术后一周需要进行一次复查,以确认身体状况。同时,患者应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和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干燥,避免感染。勤换内裤和卫生巾,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四、人工流产的风险与并发症
虽然人工流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1、子宫穿孔:哺乳期子宫比较软或子宫位置不好,容易出现穿孔。
2、大出血:在哺乳期或剖宫产后,子宫收缩不好容易出现大出血。
3、不孕:术中内膜损伤严重导致宫腔粘连,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严重的导致不孕。
4、感染:术后若不注意卫生和消炎,容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
五、人工流产后的中医调理
人工流产后的中医调理对于女性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中医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舌、脉象进行辨证论治,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如气滞血瘀证可服用生化汤加味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气血两虚证可服用八珍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味以益气补血固冲;阴虚血热证可服用保阴煎加味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2、艾灸疗法:通过点燃艾条,借其热力给人体穴位以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艾灸关元、气海、子宫等穴位,有助于促进子宫复旧和气血恢复。
3、中药热奄包:用中药热奄包外敷下腹部及腰骶部,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流产术后引起的疼痛症状,促进身体恢复。
六、人工流产后的自我保健
除了中医调理外,人工流产后的自我保健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自我保健的建议:
1、休息与睡眠:手术后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2、饮食调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类等。
3、情绪调节:手术后女性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家人和朋友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女性自己也要学会调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身体的恢复情况。如果发现异常症状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
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有效的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但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不容忽视。通过了解人工流产的真相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在人工流产后的恢复过程中,中医调理和自我保健同样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人工流产的相关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荆红霞 河南省中医院 妇产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