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内镜诊疗的“舞台”上,医生是手持“小镜子”探查肺腑的“主角”,而呼吸内镜护士则是贯穿全程的“幕后助手”。他们不仅需要精准传递器械、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还需在关键时刻化解风险,确保每一次取样、每一项治疗都安全高效。本文将揭秘呼吸内镜护士的专业技能与协作细节,带您了解这群“隐形守护者”如何助力精准医疗。
一、呼吸内镜诊疗:微创时代的“侦察兵”与“手术刀”
呼吸内镜(如支气管镜、胸腔镜)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切口进入肺部,可完成三大核心任务:
1. 诊断:获取气道/肺组织样本(如刷检、活检、灌洗液),明确肺癌、结核、真菌感染等病因;
2. 治疗:清除气道异物、止血、放置支架、消融肿瘤、注射药物等;
3. 评估:动态观察病变变化,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与传统手术相比,呼吸内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其操作空间狭小(气道直径仅1-2厘米)、风险较高(如大出血、气胸),对医护团队的协作要求极高。
二、术前准备:从“零差错”到“预见性护理”
1. 患者评估:识别高风险人群
· 基础疾病:询问患者是否有哮喘、慢阻肺、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评估麻醉耐受性;
· 用药史:确认是否停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需提前5-7天停药),避免术中出血;
· 心理状态:通过“叙事护理”针对紧张患者,提前进行心理疏导(如示范深呼吸放松法)。
2. 器械与药物准备:分秒必争的“弹药库”
· 内镜及附件:根据检查类型选择支气管镜(超细镜、治疗镜)或胸腔镜,并检查光源、镜头、活检钳等是否功能正常;
· 急救设备:备好除颤仪、气管插管包、负压吸引器,确保突发情况(如心跳骤停、大咯血)能立即处理;
· 药物:
· 麻醉药: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咽喉)、咪达唑仑(镇静);
· 止血药:肾上腺素、冰盐水(用于活检后止血);
· 急救药:阿托品(提升心率)、多巴胺(升压)。
3. 环境准备:无菌操作的“安全岛”
· 消毒灭菌:内镜需灭菌(如过氧乙酸浸泡),防止交叉感染;
· 布局优化:将常用器械(如活检钳、细胞刷)按使用顺序摆放于无菌台,减少医生操作中断。
三、术中配合:医生与护士的“双人舞”
1. 麻醉与体位:舒适与安全的平衡
· 麻醉实施:护士协助医生为患者含服利多卡因凝胶(麻醉咽喉),静脉推注咪达唑仑(镇静),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过度镇静导致呼吸抑制;
· 体位调整:取仰卧位,头部稍后仰,肩下垫软枕(使颈部伸展,便于内镜插入),双腿自然伸直。
2. 器械传递:精准如“机械臂”
· 活检操作:当医生定位病变后,护士快速传递活检钳,并提醒“钳子已到位”;活检后立即传递冰盐水,协助压迫止血;
· 异物取出:若患者气道内有花生、假牙等异物,护士需提前准备圈套器或冷冻探头,并控制负压吸引器(避免异物被吸走);
· 支架置入:在气管镜引导下,护士需同步调整支架释放器角度,确保支架精准覆盖气道狭窄段。
3. 生命体征监测:24小时在线的“警报器”
· 常规监测:持续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₂),若SpO₂<90%立即提醒医生暂停操作,调整氧流量或退出内镜;
· 风险预警:
· 大咯血:若患者突然咳嗽伴鲜红色血液,护士需迅速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
· 气胸:若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护士立即协助医生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四、术后护理:从“紧急应对”到“长期随访”
1. 苏醒期观察:防范“延迟并发症”
· 呼吸道管理:患者苏醒后,护士指导其有效咳嗽(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
· 活动指导:嘱患者卧床休息4-6小时,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出血或气胸;
· 饮食过渡:从温凉流食(如米汤)逐步过渡到软食,减少对咽喉刺激。
2. 标本处理:争分夺秒的“生命快递”
· 灌洗液:立即送检微生物培养(如结核杆菌、真菌)、细胞学检查(排查癌细胞);
· 活检组织:用10%甲醛固定后,标注患者信息及取材部位,快速送至病理科;
· 痰液:指导患者深咳痰后,留取标本进行痰涂片、基因检测(如EGFR突变)。
3. 长期随访:构建“诊疗闭环”
· 并发症追踪:术后24小时内电话随访,询问是否出现咯血、胸痛加重;
· 治疗反馈:根据病理结果,协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如肺癌患者需转介肿瘤科);
· 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戒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定期复查胸部CT。
五、专业素养:呼吸内镜护士的“硬核技能”
1. 跨学科知识:需掌握解剖学、病理学、麻醉学基础,能快速识别异常情况(如气道解剖变异);
2. 应急能力:通过模拟训练(如“大咯血急救演练”)提升反应速度;
3. 人文关怀:用温暖的语言缓解患者恐惧(如“您做得很好,再坚持一下”),增强治疗信心。
结语:幕后英雄,照亮生命之路
呼吸内镜护士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他们用专业的技能、默契的配合和无私的奉献,让每一次诊疗都精准、安全、温暖。下次当您听到“支气管镜检查很顺利”时,请记得:在这句话背后,有一群“幕后助手”正默默守护着您的呼吸健康。致敬所有呼吸内镜护士——你们是精准医疗时代不可或缺的“隐形翅膀”!
(刘景丽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内窥镜诊断治疗中心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