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小镜子”探肺腑:呼吸内镜检查前,您需要做哪些准备?

2025-07-10 18: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呼吸内镜(如支气管镜、胸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医生伸入肺部的“第三只眼”。通过这根细长的“小镜子”,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气道、肺组织,甚至进行活检、取异物或治疗肿瘤。然而,这项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需充分配合才能确保安全与效果。本文将详细解析术前准备要点,帮助您从容应对检查。

一、认识呼吸内镜:从“看”到“治”的微创技术

呼吸内镜主要包括支气管镜(经口/鼻插入,观察气道及肺内病变)和胸腔镜(通过胸壁小切口进入胸腔,检查胸膜、肺表面病变)。其核心优势在于:

· 精准诊断:直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肺癌、结核、真菌感染等疾病;

· 微创治疗:清除气道异物、止血、放置支架、消融肿瘤等,避免传统开胸手术;

· 实时评估:动态观察病变变化,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适用人群:长期咳嗽、咯血、肺部阴影、气道狭窄、胸腔积液原因不明者,或需微创治疗的患者。

二、术前准备:患者与家属的“任务清单”

(一)身体准备:调整状态,降低风险

1. 停止特定药物

· 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氯吡格雷等,需提前5-7天停药(具体时间遵医嘱),以减少检查中出血风险;

· 降糖药:检查当日早晨暂停口服降糖药,避免低血糖;胰岛素使用者需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 中药/保健品:部分中药(如丹参、三七)可能增加出血倾向,需提前告知医生。

2. 控制基础疾病

· 高血压:术前正常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

· 哮喘/慢阻肺:提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确保气道通畅;

· 心脏病:若有心律失常、心衰等,需经心内科评估后再行检查。

3. 饮食管理

· 术前8-12小时:禁食固体食物;

· 术前4-6小时:禁水(包括清水、饮料),以防麻醉后呕吐误吸;

· 特殊患者:糖尿病患者可准备少量糖水(需医生允许),防止低血糖。

4. 局部麻醉适应

· 支气管镜通常采用“局麻+镇静”方式:术前10分钟含服2%利多卡因(麻醉咽喉部),减少恶心反射;

· 胸腔镜需全身麻醉,术前需练习深呼吸、咳嗽排痰(术后恢复关键)。

(二)心理准备:消除恐惧,信任医疗团队

· 了解检查流程:通过医生讲解、观看科普视频,熟悉“麻醉-插入内镜-操作-苏醒”全过程;

· 模拟配合动作:练习用鼻深呼吸、放松肩颈(避免检查中肌肉紧张影响操作);

· 表达担忧:与医生沟通恐惧点(如“会不会疼?”“有风险吗?”),获取针对性解答。

家属角色:陪伴患者术前谈话,记录注意事项;检查日穿宽松衣物,携带病历、影像资料备用。

(三)物品准备:细节决定舒适度

· 必备物品:医保卡、身份证、既往检查报告(如CT片、病理结果);

· 舒适物品:宽松上衣、拖鞋、纸巾、润唇膏(防止长时间张口导致唇干);

· 术后用品:一次性口罩(检查后可能短暂咳嗽)。

三、术前护理要点:医护团队的“安全防线”

1. 全面评估,排除禁忌

· 绝对禁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大咯血、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高血压危象;

· 相对禁忌:凝血功能障碍、哮喘急性发作、上呼吸道感染(需推迟检查)。

2. 个性化宣教,提升配合度

· 语言通俗化:用“比喻”解释检查(如“支气管镜像一根吸管,只是更细、带摄像头”);

· 示范动作:指导患者练习“张口呼吸”“咳嗽排痰”技巧;

· 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检查目的、风险及替代方案。

3. 感染防控,保障安全

· 患者准备:检查前30分钟口服抗生素(如头孢类,预防感染);

· 器械消毒:严格遵循“一人一镜一消毒”原则,使用环氧乙烷或等离子灭菌;

· 环境准备:内镜室需达到三级洁净标准,操作人员穿戴无菌手套、口罩。

四、特殊情况应对:高龄、儿童、孕妇的注意事项

· 高龄患者:术前需评估认知功能、吞咽能力,预防误吸;检查中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

· 儿童:需全麻下操作,术前禁食时间更长(通常8小时以上);家长需安抚情绪,避免哭闹;

· 孕妇:优先选择无创检查(如胸部CT),若必须行支气管镜,需在孕中期进行,并全程监测胎儿心率。

五、检查日流程:从容应对每一步

1. 候诊区:更换病号服,摘除假牙、首饰;

2. 麻醉准备:建立静脉通路(便于术中给药),连接心电监护;

3. 操作室:取仰卧位,头部稍后仰,咬住牙垫(防止咬伤内镜);

4. 检查中:配合深呼吸,避免说话或吞咽;若感不适,举手示意;

5. 苏醒区:观察30分钟,确认无咯血、呼吸困难后离院。

结语:准备充分,检查无忧

呼吸内镜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金标准”,但术前准备直接影响检查的顺利性与安全性。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身体状态,家属需提供情感支持,医护团队则需把控每一个细节。记住:充分的准备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医疗团队的信任。愿这面伸入肺腑的“小镜子”,能为您照亮康复之路!

(刘景丽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内窥镜诊断治疗中心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