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颈肩腰腿痛,怎么区分是肌肉劳损还是神经受压?

2023-06-10 12: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凌晨三点,急诊室的灯光刺破黑暗,45 岁的陈女士蜷缩在检查床上,右手死死按压着右侧腰部。她的主诉简单直接:“医生,我的腰像被电钻钻着疼,右腿还发麻,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了?” 隔壁诊室,28 岁的程序员小林正揉着僵硬的肩膀,他的描述却截然不同:“肩膀又酸又沉,脖子往后仰就像生锈的机器,贴了膏药能缓解一会儿。”​

颈肩腰腿痛是现代社会的 “文明病”,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疼痛困扰。当酸胀、刺痛、麻木感袭来时,很多人会陷入焦虑:到底是肌肉劳损的 “小毛病”,还是神经受压的 “大问题”?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从人体精密的结构与功能中寻找答案。​

肌肉劳损就像过度使用的橡皮筋,长期承受超出负荷的压力后逐渐失去弹性。当我们伏案工作时,颈部、肩部和腰部的肌肉持续保持紧张状态,维持身体的静态姿势;弯腰搬重物时,腰肌瞬间承受数倍于体重的压力;久坐开车时,臀部和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固定收缩状态。这些日常行为都在不断消耗肌肉的能量储备,导致肌纤维微小损伤,代谢废物堆积,引发酸痛、僵硬等症状。​

相比之下,神经受压更像是 “电路故障”。我们的脊髓和周围神经如同精密的电线,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的信号。当椎间盘突出、骨刺增生、椎管狭窄等因素压迫神经时,信号传导就会出现异常。这种压迫可能引发的不仅是疼痛,更会伴随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出现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从疼痛性质来看,肌肉劳损的疼痛往往呈现为酸胀、钝痛,就像长跑后乳酸堆积的感觉,活动时疼痛会有所加重,休息或按摩后能得到明显缓解。陈女士的腰部刺痛和右腿麻木则更符合神经受压的特点 —— 这种疼痛通常尖锐、放射性强,像过电一样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侧一直蔓延到小腿和足部。有时咳嗽、打喷嚏、久坐等动作会使腹压增加,进一步加重神经压迫,导致疼痛加剧。​

除了疼痛,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也能提供重要线索。肌肉劳损一般不会影响肢体的感觉和力量,最多只是因为疼痛导致活动受限。而神经受压会导致特定区域的感觉异常,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时,患者会出现小腿外侧、足背皮肤麻木,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抬起脚趾;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手指麻木、握力下降,拿不住筷子或水杯。​

诊断疾病不能仅凭症状,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肌肉劳损在 X 光、CT 或 MRI 检查中通常没有明显异常,最多只能看到肌肉纹理增粗、脂肪浸润等间接征象。而神经受压则会在影像上留下清晰的 “证据”: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骨刺增生会导致椎管或椎间孔狭窄,挤压神经;黄韧带肥厚也会侵占椎管空间,造成神经受压。​

值得注意的是,肌肉劳损和神经受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它们常常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长期的肌肉劳损会导致肌肉力量下降、柔韧性变差,进而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加速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增加神经受压的风险;而神经受压引起的疼痛和肌肉萎缩,又会进一步加重肌肉负担,导致劳损症状加剧。​

面对颈肩腰腿痛,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保持正确的姿势是保护肌肉和神经的第一道防线:站立时挺胸收腹,避免弯腰驼背;久坐时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腰部垫靠枕;搬重物时先下蹲、再缓慢起身,避免腰部突然用力。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瑜伽等,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能提高脊柱的柔韧性。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人群,及时休息、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可以缓解肌肉劳损;而一旦怀疑神经受压,应尽快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当陈女士的腰椎 MRI 显示 L4-5 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压迫右侧坐骨神经时,困扰她多日的谜团终于解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牵引、理疗和康复训练,她的症状逐渐缓解。而小林通过调整工作姿势、定时起身活动,配合筋膜放松治疗,僵硬的肩膀也恢复了灵活。在这场与疼痛的博弈中,准确区分病因是关键,而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则是通向健康的桥梁。

 

(王继伟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疼痛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