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积食腹胀‘捏脊法’,每天5分钟捏出肠道通畅

2025-01-19 20: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积食腹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尤其在儿童、老年人以及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中更为普遍。长期积食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引发便秘、肠胃炎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中医传统疗法中的“捏脊法”,以其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特点,成为缓解积食腹胀、促进肠道通畅的有效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捏脊法的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综合调理建议,帮助大家通过每天5分钟的简单练习,享受肠道健康带来的轻松与舒适。

捏脊法原理: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捏脊法,又称“捏积疗法”,源于中医的推拿按摩技术,主要通过捏提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刺激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脾胃功能的目的。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调,则易导致食物积滞、腹胀不适。捏脊法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和排泄,从而有效缓解积食腹胀症状。

操作方法:细致入微,循序渐进

准备工作:

选择温暖、安静的环境,确保操作前后不受风寒侵袭。

受术者宜穿着轻薄衣物,便于操作。

操作者需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温暖,涂抹适量润滑油以减少摩擦。

操作步骤:

定位起始点:受术者俯卧位,操作者位于其后,从尾椎骨(长强穴)开始。

捏提法: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指腹相对,从尾椎骨向上沿脊柱两侧肌肉(膀胱经)捏提,每捏3下向上提拿1次,直至大椎穴(颈部下方)。过程中力度适中,以受术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疼痛为宜。

重复操作:每日操作1-2次,每次5分钟左右,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结束放松:操作结束后,轻轻拍打背部肌肉,帮助放松。

注意事项:

捏脊时宜空腹或饭后1-2小时进行,避免饱食后立即操作。

孕妇、高热、皮肤破损、脊柱疾病患者不宜捏脊。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受术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综合调理建议:内外兼修,全面养护

饮食调整: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油腻、辛辣、生冷食物摄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适量运动:结合个人体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情绪管理: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对缓解积食腹胀大有裨益。

腹部按摩:结合捏脊法,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以肚脐为中心,每次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定期监测:对于长期积食腹胀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结语

积食腹胀虽非大病,但长期困扰着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捏脊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了自然、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每天5分钟的简单练习,结合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不仅能够改善积食腹胀症状,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享受到肠道健康带来的轻松与愉悦。在享受捏脊法带来的益处时,切记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必要时寻求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确保操作的安全与有效。

(朱会芳 河南省中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