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散瞳药物的神奇变身:眼科检查中的"瞳孔放大魔法"

2025-02-10 14: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走进眼科诊室,医生一句“先散瞳检查”,常让患者心里直打鼓:散瞳是什么?滴了药水眼睛会变成什么样?对眼睛有没有伤害?其实,散瞳药物就像眼科医生的“魔法药水”,能让瞳孔瞬间“放大变身”,帮助医生看清眼睛内部的细微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散瞳药物的神秘面纱,了解这场眼科检查中的“瞳孔放大魔法”究竟是如何施展的。

一、认识瞳孔:眼睛里的“智能光圈”

(一)瞳孔的生理功能

瞳孔,就是我们眼睛黑眼珠中间那个小小的圆孔,它就像相机的“智能光圈”,能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大小。当我们身处明亮环境时,瞳孔会缩小,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防止过多强光刺激视网膜;而在昏暗环境中,瞳孔则会扩大,让更多光线进入眼睛,帮助我们看清周围物体。除了调节光线,瞳孔的大小变化还与我们看近看远有关。看近处物体时,瞳孔会缩小,增加视物的清晰度;看远处时,瞳孔则会适度扩大。

(二)正常瞳孔与检查需求的矛盾

在常规状态下,瞳孔的大小限制了医生对眼睛内部结构的观察。眼睛的内部就像一座复杂的“宫殿”,包含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重要结构。但瞳孔太小,医生就像隔着一条狭窄的门缝往里看,许多细节难以看清。例如,检查视网膜是否存在病变、排查青光眼隐患时,需要观察眼球后部和房角结构,而正常大小的瞳孔会遮挡视线,导致部分区域无法被检查到。这时候,就需要散瞳药物登场,施展“放大魔法”,为医生打开一扇清晰观察的“大门”。

二、散瞳药物:施展“瞳孔放大魔法”的关键

(一)散瞳药物的作用原理

散瞳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睫状肌麻痹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它们的“魔法原理”,是通过阻断眼睛内特定的神经信号传递,让控制瞳孔大小的肌肉暂时“休息”。以最常用的阿托品眼药水为例,它能阻断乙酰胆碱受体,使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松弛。瞳孔括约肌放松后,无法再收缩,瞳孔就会自然扩大;睫状肌松弛则会让晶状体失去调节能力,这也是散瞳后看近处模糊的原因。

不同的散瞳药物,药效持续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短效散瞳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一般在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瞳孔散大,药效持续4-6小时,之后瞳孔会逐渐恢复正常;而长效散瞳药物阿托品,药效可持续7-10天,能产生更强的睫状肌麻痹效果,常用于儿童验光和某些特殊眼病的检查。

(二)散瞳药物的临床应用场景

1.儿童验光: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在正常状态下验光,由于睫状肌紧张,容易出现验光结果不准确的情况。使用散瞳药物后,睫状肌松弛,消除了眼睛的调节作用,能得到真实的屈光度数,为准确配镜提供依据。这就像给眼睛“卸去伪装”,让医生看到最真实的视力状况。

2.眼底检查:当医生怀疑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时,需要通过散瞳扩大瞳孔,清晰观察视网膜的各个部位。散瞳后,医生能更全面地查看视网膜血管是否有堵塞、出血,黄斑区是否有水肿、裂孔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关键信息。

3.青光眼排查: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在检查房角(眼睛内房水流出的通道)结构时,散瞳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房角的开放程度,判断是否存在房角狭窄、关闭等情况,从而排查青光眼风险。

三、散瞳后的奇妙体验:眼睛的“特别状态”

(一)视物模糊:近距离的“朦胧世界”

使用散瞳药物后,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看近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散瞳药物使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无法根据视物距离进行调节。比如看书、看手机时,文字和画面会变得模糊,仿佛进入了一个“朦胧世界”。不过不用担心,这种视物模糊是暂时的,随着药效消退,睫状肌恢复功能,视力会逐渐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可以尽量避免近距离用眼,减少不适感。

(二)畏光现象:对光线更敏感

散瞳后,瞳孔扩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患者会感觉光线比平时更刺眼,出现畏光现象。这就像原本小光圈的相机突然换成了大光圈,进光量大幅增加。因此,散瞳后外出时,建议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刺激,保护眼睛。同时,避免长时间直视强光,如阳光直射、强光灯光源等,以减轻眼部不适。

(三)其他可能的不适

少数人在散瞳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眼部刺痛、口干等症状。眼部刺痛通常是因为眼药水对眼表的刺激,一般很快会缓解;而口干是由于散瞳药物的全身吸收,影响了其他部位的胆碱能受体。这些不适大多比较轻微,且随着药物代谢会逐渐消失。如果出现严重的眼部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四、散瞳检查的注意事项:安全“施魔法”的关键

(一)检查前的准备

在进行散瞳检查前,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尤其是是否患有青光眼、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因为散瞳药物可能会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或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此外,还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儿童,家长要提前安抚好孩子的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眼药水难以滴入。

(二)检查后的护理

散瞳后,由于视物模糊和畏光,患者要避免驾驶、操作精密仪器等活动,防止发生危险。在外出时做好防护,佩戴墨镜,减少光线刺激。同时,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防止感染。如果是长效散瞳药物,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此期间要耐心等待瞳孔恢复,不要过于焦虑。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和老年人是散瞳检查的特殊人群。儿童的眼睛对散瞳药物更为敏感,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并密切观察反应;老年人则可能存在潜在的青光眼风险,在散瞳前要进行详细的眼部评估,确保安全。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在使用散瞳药物时也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散瞳药物就像眼科检查中的“魔法道具”,通过神奇的“瞳孔放大魔法”,帮助医生看清眼睛内部的细微病变,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虽然散瞳后会带来一些短暂的不适,但与它对眼部健康的重要意义相比,这些都是值得的。了解散瞳的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能让我们在接受眼科检查时更加安心,也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守护眼睛的健康。

(张颜增 开封市中心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