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神经病理性疼痛康复:多学科干预与生活调整

2025-04-22 18: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复杂且顽固的疼痛类型,它不同于普通的躯体疼痛,常被描述为“灼烧感”“电击感”或“刺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类疼痛源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面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需要多学科协作干预,并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
 
一、认识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当神经受到损伤、压迫或发生病变时,神经信号的传递会出现紊乱,导致大脑接收到错误的疼痛信号 。例如,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周围神经,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感到四肢麻木、疼痛,夜间症状尤为明显;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后,即使皮疹消退,仍可能遗留剧烈的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种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形成“疼痛 - 负面情绪 - 疼痛加剧”的恶性循环 。
 
二、多学科协作干预策略
 
(一)医学治疗
 
1. 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础。常用药物包括抗惊厥药(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减少异常的疼痛信号传导;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阿米替林),不仅能改善情绪,还可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贴剂),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神经阻滞与微创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神经阻滞技术,即将局部麻醉药或糖皮质激素注射到神经周围,减轻炎症和疼痛 。此外,射频消融、脊髓电刺激等微创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脊髓电刺激是通过植入电极,产生电脉冲刺激脊髓神经,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为顽固性神经痛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二)康复治疗
 
1. 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通过电极片向皮肤发送微弱电流,刺激神经,阻断疼痛信号传递;超声波疗法利用高频声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热疗(如热敷、蜡疗)则能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僵硬感 。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2. 运动疗法: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身体状况。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针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腰椎和下肢肌肉拉伸、力量训练,可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 。但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症状。
 
(三)心理干预
 
长期的疼痛折磨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疼痛感受。心理治疗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负面情绪;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能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 。
 
三、生活方式调整
 
1. 饮食与营养:合理的饮食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如全麦面包、瘦肉、豆类等,有助于营养神经;Omega - 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通过食用深海鱼、坚果等补充 。同时,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尤为重要,需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
2. 规律作息与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轻疼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对于疼痛影响睡眠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或使用辅助睡眠的方法,如睡前泡脚、听舒缓的音乐等 。
3. 避免诱发因素: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的因素。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足部受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摩擦和刺激;坐骨神经痛患者要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确的姿势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通过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等多学科手段,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能有效缓解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董文波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疼痛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