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昏迷和瞳孔变化提示重型颅脑损伤?

2025-01-27 08: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基本概念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是指因外力作用导致脑组织严重受损,常伴随意识障碍(如昏迷)、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危及生命。其诊断标准通常包括: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昏迷状态)

瞳孔异常变化(如散大、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

影像学检查(CT/MRI)显示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或脑疝

昏迷和瞳孔变化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临床征象,早期识别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二、昏迷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

1.昏迷的定义及分级

昏迷是指患者无法被唤醒,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的状态。根据GCS评分:

13-15分:轻度损伤(清醒或嗜睡)

9-12分:中度损伤(昏睡或模糊)

≤8分:重型损伤(昏迷)

2.昏迷的常见原因

脑干损伤:直接影响觉醒系统(如网状激活系统)。

广泛脑挫裂伤或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神经元功能广泛抑制。

颅内压升高(ICP>20mmHg):压迫脑组织,影响血流和氧供。

3.昏迷的临床意义

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昏迷>6小时提示严重脑损伤,>24小时死亡率显著上升。

伴随症状提示病情恶化:如抽搐、去大脑强直(四肢伸直)等。

三、瞳孔变化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关系

瞳孔由动眼神经(Ⅲ)和交感神经支配,其变化可反映脑干功能状态。

1.常见异常瞳孔表现

|瞳孔表现|可能原因|临床意义|

|--------------------|----------------------------------|----------------------------------|

|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晚期、严重缺氧或脑死亡|预后极差,需紧急干预|

|双侧瞳孔缩小|脑桥出血或阿片类药物中毒|需鉴别药物影响与脑干损伤|

|一侧瞳孔散大|同侧颞叶钩回疝(天幕疝)|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需紧急手术|

|瞳孔不等大|动眼神经受压或中脑损伤|需结合影像学判断血肿或脑疝|

|对光反射消失|中脑或动眼神经受损|提示脑干功能严重障碍|

2.瞳孔变化的机制

天幕疝(钩回疝):颞叶内侧结构下移压迫动眼神经,导致同侧瞳孔散大。

脑干受压:中脑缺血或出血可影响瞳孔调节中枢。

交感神经通路受损:如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

四、昏迷+瞳孔变化:提示哪些紧急情况?

1.急性颅内血肿(硬膜外/硬膜下血肿)

典型表现:昏迷→短暂清醒→再次昏迷(“中间清醒期”),伴瞳孔散大。

处理:需紧急开颅清除血肿。

2.脑疝(最危急!)

小脑幕切迹疝: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

枕骨大孔疝: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大(常猝死)。

3.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机制:旋转外力导致脑白质广泛撕裂。

表现:持续昏迷+瞳孔大小多变,CT可能未见明显出血。

4.脑干原发性损伤

表现:深昏迷、瞳孔固定、生命体征不稳(血压波动、呼吸异常)。

五、如何快速评估与急救?

1.现场初步判断

检查意识:呼叫、疼痛刺激(如压眶)。

观察瞳孔:用手电筒照射,对比双侧大小及对光反射。

监测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

2.急诊处理流程

稳定气道:气管插管(GCS≤8分必需)。

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静滴。

影像学检查:头颅CT优先,明确血肿或脑疝。

神经外科会诊:必要时紧急手术减压。

3.长期管理要点

控制颅内压:持续监测ICP,维持脑灌注压(CPP>60mmHg)。

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

康复干预:高压氧、促醒治疗(如右美托咪定)。

六、总结

昏迷和瞳孔变化是重型颅脑损伤的红色警报,尤其瞳孔散大提示脑疝可能,需分秒必争救治。早期识别、快速影像评估及多学科协作(急诊、神经外科、ICU)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公众应提高对头部外伤的警惕性,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周新平 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