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耳鼻喉健康关乎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很多耳鼻喉问题难以及时被发现,若延误治疗,可能对听力、语言发育、呼吸功能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作为家长,掌握常见儿童耳鼻喉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知识至关重要。以下将从耳部、鼻部、喉部常见问题入手,为家长们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南。
一、儿童耳部常见问题
(一)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群体中较为高发,常继发于感冒或鼻炎。孩子患病时可能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但由于表述不清,往往容易被忽视。家长可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判断,比如对声音反应变迟钝、看电视音量调得过大、注意力不集中等。若发现孩子频繁抓挠耳朵,或诉说耳朵“闷闷的”,应及时就医。治疗上,轻度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促进中耳积液吸收;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置管手术,以改善听力和通气。
(二)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耳屎”,正常情况下可自行排出。但儿童外耳道相对狭窄,耵聍容易堆积成团形成栓塞,导致听力下降、耳痛或耳鸣。部分孩子会因耳部不适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等表现。家长切勿自行用棉签、发卡等尖锐物品给孩子掏耳朵,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鼓膜。若怀疑耵聍栓塞,应带孩子到医院,由专业医生使用耵聍钩或冲洗法取出。
二、儿童鼻部常见问题
(一)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症状为鼻痒、频繁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等。孩子常因鼻痒而反复揉鼻子,形成“过敏性敬礼”动作。长期患病可能导致黑眼圈、睡眠呼吸不畅,甚至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发作规律,若在接触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后症状加重,需警惕过敏性鼻炎。日常应尽量减少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治疗。
(二)鼻窦炎
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孩子表现为流脓涕、鼻塞、头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若孩子感冒后症状持续10天以上未缓解,或脓涕伴有臭味,应考虑鼻窦炎的可能。治疗以抗感染、促进鼻窦引流为主,常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配合鼻腔冲洗。严重的慢性鼻窦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三、儿童喉部常见问题
(一)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起病急,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见于6个月 - 3岁的儿童。孩子除了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典型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严重时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因喉部梗阻危及生命。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一般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水肿,必要时进行吸氧、气管切开等急救处理。
(二)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儿童时期可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增生肥大。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常表现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长期如此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若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鼻咽侧位片或鼻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四、日常预防与护理要点
(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教导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避免用力过猛,防止鼻涕逆流引发中耳炎。
(二)注意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长期处于干燥、污浊的环境中。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孩子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三)避免不良刺激
不让孩子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防止听力受损;教育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塞入耳鼻喉,避免异物损伤。同时,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刺激。
儿童耳鼻喉问题不容小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掌握必要的识别与处理知识,做好日常预防和护理,才能为孩子的耳鼻喉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