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毒急救:识别与处理,守护家人安全的必备知识

2025-04-19 13: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691

在日常生活中,中毒事件可能因误食、吸入、接触等多种原因悄然发生。无论是家庭中的食物变质、清洁用品误用,还是户外的有毒植物接触,都可能威胁家人的生命健康。掌握中毒急救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是守护家人安全的关键。
 
一、常见中毒类型及识别
 
(一)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中毒类型之一。食用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污染的食物,或误食有毒的动植物(如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后,数小时内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例如,误食毒蘑菇后,除了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幻觉、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
 
(二)药物中毒
 
误服过量药物或错服药物的情况并不少见。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嗜睡、意识模糊、呼吸抑制等症状。不同药物中毒的表现有所差异,如安眠药中毒会导致深度睡眠、难以唤醒;降压药过量则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头晕目眩。
 
(三)一氧化碳中毒
 
在冬季使用煤炉取暖或燃气热水器安装不当、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中毒初期,患者会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随着中毒加深,会出现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呈现樱桃红色,严重者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四)农药中毒
 
接触或误服农药后,患者可能出现流涎、出汗、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还会导致肺水肿、昏迷等严重后果。
 
二、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脱离中毒环境
 
一旦发现有人中毒,首先要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燃气阀门,将患者转移到室外;若为接触性中毒,要尽快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二)催吐
 
对于神志清醒且口服中毒时间在4 - 6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行催吐。让患者喝下大量温水或淡盐水(一般为500 - 1000毫升),然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患者舌根,引发呕吐,以排出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但如果患者已昏迷、抽搐,或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则禁止催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防止窒息。对于呼吸微弱或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四)尽快就医
 
在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等。同时,尽量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剩余食物或毒物容器等,以便医生明确中毒物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三、预防中毒的措施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将清洁用品、药品等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保质期和储存条件,避免食用变质食物;使用燃气设备时要确保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在户外活动时,了解常见有毒植物的特征,避免接触。
 
中毒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掌握中毒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并在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家人的生命安全,让家庭生活更加健康、安心。

(陈兰涛 开封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