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声嘶背后的真相

2023-10-14 12: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宝娟嗓”这一网络热词,形象地描绘了因声音嘶哑而发出的独特嗓音,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声带病变。而当声嘶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发展到失声的地步时,更需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本文将深入探讨声嘶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的嗓音问题。

一、声嘶的成因: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网络

1.感染与炎症
感染是声嘶最常见的诱因之一。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喉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会导致声带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引发声嘶。例如,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声嘶症状较为突出。

2.声带病变
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等良性病变,以及喉癌等恶性病变,均可导致声嘶。声带息肉多因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引起,表现为声带边缘的局限性隆起;声带小结则常见于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声者,表现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对称性小结。

3.神经受损
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如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受损,也可引起声嘶。例如,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食管恶性肿瘤等,均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和声嘶。

4.外伤与异物
喉部外伤(如喉软骨骨折、环杓关节脱位)或异物(如鱼刺、骨片等)卡喉,均可能直接损伤声带,引发声嘶。这类声嘶通常伴有明显的外伤史或异物卡喉史。

5.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导致声嘶。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因胃酸反流刺激喉部黏膜,可引发声嘶和咽喉不适。

二、声嘶的危害:不容忽视的嗓音危机

1.影响交流与沟通
声嘶会导致声音变得低沉、沙哑,甚至失声,严重影响日常交流和沟通。对于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用声者来说,声嘶可能直接影响其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

2.提示潜在疾病
声嘶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早期信号。例如,持续性声嘶可能是喉癌的早期表现;声嘶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提示喉部肿瘤或严重感染。

3.引发心理问题
长期声嘶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依赖嗓音工作的患者来说,声嘶可能使其失去工作能力,进而引发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4.增加治疗难度
声嘶症状持续加重,可能导致声带黏膜增厚、纤维化等不可逆病变,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和风险。例如,声带息肉长期不治疗,可能发展为声带白斑等癌前病变。

三、声嘶的防治:科学应对,守护嗓音健康

1.预防措施

1)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高声喊叫或长时间啼哭,减少声带摩擦和紧张。

2)保持喉咙湿润:多喝温开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喉部黏膜的刺激。

3)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环境保湿: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减少干燥对喉部的影响。

5)及时治疗感染:对于感冒、喉炎等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导致声嘶。

2.治疗方法

1)声带休息:减少说话量,避免大声喊叫,给声带充分的恢复时间。对于轻度声嘶患者,声带休息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对于炎症性声嘶,可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声嘶,可使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等进行治疗。

3)嗓音训练:通过专业指导纠正不良发声习惯,增强声带肌肉控制能力,改善嗓音质量。嗓音训练对于功能性声嘶(如癔症性声嘶)具有显著疗效。

4)手术治疗:对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部肿瘤等病变,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显微喉镜下手术、激光手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5)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声嘶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可调理脏腑功能,改善声带血液循环,促进声带修复。

3.注意事项

1)避免过度用嗓:即使声嘶症状缓解后,也应注意避免过度用嗓,以免声嘶复发。

2)定期复查:对于声嘶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3)关注全身健康:声嘶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因此患者应关注自身全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四、从“宝娟嗓”到失声:警惕声嘶的严重后果

“宝娟嗓”作为声嘶的一种表现,往往提示声带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此时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调理,声嘶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发展到失声的地步。失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还可能对其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因此,当出现声嘶症状时,患者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调理,大多数声嘶患者都能够恢复正常的嗓音功能。

五、结语

声嘶作为一种常见的嗓音问题,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成因和危害。从“宝娟嗓”到失声,声嘶的演变过程警示我们要时刻关注自身嗓音健康。通过了解声嘶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嗓音,避免声嘶带来的困扰和影响。同时,对于已经出现声嘶症状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是恢复嗓音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嗓音健康,守护这扇传递声音与情感的“窗户”。

(朱晓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