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保守疗法解析:推拿+艾灸如何治疗腰腿痛

2024-08-12 18: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社会,腰腿痛已成为困扰各年龄段人群的常见病症。久坐、久站、过度劳累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腰腿疼痛。中医保守疗法中的推拿与艾灸,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疗效,为腰腿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两种疗法相辅相成,通过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从根源上改善腰腿痛症状。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解析推拿与艾灸是如何治疗腰腿痛的。

一、推拿: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

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和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腰腿痛,推拿有着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方法。

从中医理论来看,腰腿痛多因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黄帝内经》中提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腰部和腿部的经络受阻,气血无法正常流通,就会引发疼痛。推拿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多种手法,直接作用于肌肉、肌腱、关节等部位,能够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在治疗腰腿痛时,推拿医师会先对患者腰部和腿部的肌肉进行放松。通过揉法和滚法,放松紧张的腰肌、臀大肌、梨状肌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例如,当患者因久坐导致腰肌劳损出现疼痛时,推拿师用揉法在腰部两侧的竖脊肌上操作,可使僵硬的肌肉逐渐松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此外,推拿还会针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像腰部的肾俞穴、命门穴,腿部的环跳穴、委中穴、阳陵泉穴等,这些穴位分别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与腰腿密切相关的经络。刺激肾俞穴可补肾强腰,刺激环跳穴能疏通下肢气血,缓解坐骨神经痛。通过点按、弹拨等手法刺激这些穴位,能够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腰腿痛的效果。

对于一些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推拿医师还会采用特定的整复手法,如腰椎斜扳法、后伸扳法等。这些手法可以调整腰椎关节的位置,纠正椎间关节的紊乱,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和下肢麻木等症状。不过,这类整复手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避免造成损伤。

二、艾灸:温通经脉,驱散寒邪

艾灸是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和药力,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在治疗腰腿痛方面,艾灸发挥着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固脱的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腰腿痛的发生与寒邪入侵关系密切。寒主收引,寒邪侵袭腰部和腿部,会使经脉拘挛,气血凝滞,从而引发疼痛。而艾草性温,具有纯阳之性,通过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能够温暖经络,驱散体内寒邪。当艾草燃烧时,其药力借助温热之力渗透到人体肌肤深部,使局部气血运行加快,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

在艾灸治疗腰腿痛时,常用的穴位与推拿类似,如肾俞、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等。以肾俞穴为例,艾灸此穴可温补肾阳,增强肾脏功能,因为“腰为肾之府”,肾阳充足则腰部得养,疼痛减轻。在艾灸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温热的气息逐渐渗透到腰部深处,原本发凉、疼痛的部位会有明显的温暖感。

艾灸的方法主要有悬灸、隔物灸等。悬灸是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2-3厘米处,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每穴灸10-15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隔物灸则是在艾条与皮肤之间隔上姜片、蒜片或附子饼等,借助这些物质的药力和艾灸的热力,增强治疗效果。例如隔姜灸,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与艾灸相结合,能更好地驱散腰腿部位的寒邪,缓解疼痛。

长期坚持艾灸,不仅可以缓解腰腿痛的急性症状,还能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它能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减少腰腿痛发作的频率。

三、推拿与艾灸联合:协同增效,标本兼治

推拿和艾灸单独使用对腰腿痛都有显著疗效,而将两者联合应用,更能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推拿先行,能够快速放松肌肉,疏通经络,为艾灸的治疗创造良好条件。经过推拿后,局部气血运行更加通畅,艾灸时艾草的药力和热力能够更好地渗透到人体内部,发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作用。而艾灸则可以巩固推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温养经络,驱散深层的寒邪,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

综上所述,中医保守疗法中的推拿和艾灸,在治疗腰腿痛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它们以其绿色、安全、有效的特点,为腰腿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温和而有效的治疗选择。无论是缓解急性疼痛,还是调理慢性病症,推拿与艾灸的联合应用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值得广大腰腿痛患者了解和尝试。

(高耐利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颈肩腰腿疼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