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咱今天来唠唠一个特别重要,又和家里娃息息相关的话题——睡眠不足会不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现在这社会,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那是越来越大,晚上熬夜写作业、刷题成了家常便饭,周末还得奔波于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睡眠时间被严重压缩。好多家长看着孩子天天顶着俩黑眼圈,心里直犯嘀咕:这睡不够,会不会把孩子给整抑郁了呀?别急,咱这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一、睡眠不足和青少年抑郁,到底啥关系?
睡眠不足和青少年抑郁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它俩就像两根缠绕在一起的麻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长期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的风险要比睡眠充足的青少年高出不少。就好比有一项针对好几千名中学生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那些每天睡眠时间少于 7 小时的孩子,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明显比每天能睡够 8 - 9 小时的孩子高。这就好比盖房子,睡眠就是地基,地基打不牢,房子就容易出问题,而抑郁情绪就像那房子上的裂缝,随着睡眠不足这个“地基问题”越来越严重,裂缝也就越来越大。再从生理层面讲讲,咱们的大脑里有个“情绪调节中心”,叫前额叶皮层,它就像个情绪的“交警”,负责指挥和管理咱们的各种情绪,让咱们别太冲动,别动不动就发脾气或者陷入悲伤。还有个小家伙叫杏仁核,它是大脑里负责处理情绪反应的,特别是恐惧、焦虑这些负面情绪。正常情况下,前额叶皮层能很好地约束杏仁核,不让它“瞎指挥”。但要是睡眠不足,前额叶皮层就“犯困”了,工作能力下降,对杏仁核的约束就变弱了。这时候,杏仁核就像脱缰的野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让咱们产生过度的负面情绪,时间一长,抑郁的风险自然就增加了。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咱们身体里的一些“快乐激素”,比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血清素能调节咱们的情绪,让咱们感觉平静、愉悦;多巴胺则和咱们的奖励机制有关,能让咱们在做喜欢的事情时感到快乐和满足。要是睡眠不足,身体里这些“快乐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就像咱们的快乐源泉被堵住了一样,孩子自然就容易变得情绪低落,对啥事儿都提不起兴趣,这可是抑郁的典型表现啊。
二、睡眠不足是怎么一步步把孩子“推向”抑郁的?
① 情绪“火山”频繁爆发:孩子睡眠不足的时候,情绪就像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可能平时一件小事,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他的笔,在睡眠充足的时候,他可能就笑笑说没事,但要是睡眠不足,他可能立马就炸毛了,冲同学发脾气,甚至自己生闷气。这种频繁的情绪爆发,不仅会影响孩子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还会让孩子自己陷入自我怀疑和自责中,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容易发火,是不是自己有问题。长期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里。
② 学习能力“大跳水”:睡眠不足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影响可太大了。上课的时候,孩子就像没睡醒的小懒猫,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他在下面眼皮直打架,知识就像流水一样,从他耳边“哗啦啦”地流走了。回到家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错误百出。本来学习成绩还不错,睡眠不足,成绩直线下降。孩子看着自己越来越差的成绩,心里肯定特别着急、焦虑,觉得自己怎么努力都学不好,慢慢地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觉得自己很没用,这种自我否定的想法一旦在孩子心里扎根,就很容易引发抑郁情绪。
③ 社交圈子“缩水”:睡眠不足还会让孩子变得不爱说话,不想和别人交流。在学校里,别的同学在课间热热闹闹地聊天、玩游戏,他却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无精打采的。时间一长,同学们可能就会觉得他不好相处,慢慢地疏远他。孩子本来社交圈子就小,这样一来,就更没有朋友了。人是社会性动物,孩子也不例外,他们需要和同龄人交流、玩耍,从朋友那里获得支持和快乐。要是长期缺乏社交,孩子就会感到孤独、无助,这种孤独感就像一个无形的牢笼,把孩子困在里面,抑郁的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
④ 身体“小毛病”不断: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免疫力下降,孩子就特别容易生病,三天两头感冒、发烧,或者出现头痛、胃痛这些小毛病。身体不舒服,孩子心情肯定好不了,再加上学习压力又大,就更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里。身体上的不适还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睡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孩子的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
三、家长该怎么帮孩子摆脱睡眠不足和抑郁的“魔爪”?
① 给孩子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就像给孩子的日常生活画一张“地图”,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起床,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玩。规定孩子晚上 10 点半之前必须上床睡觉,早上 7 点左右起床,中午再安排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太适应,家长要耐心地引导,慢慢帮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②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孩子睡眠质量的影响可大了。家长要给孩子打造一个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把孩子的房间布置得温馨一点,选一张舒服的床和合适的枕头、被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把窗帘拉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要是家里附近比较吵,可以给孩子买个耳塞或者用白噪音机来掩盖噪音。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就像给孩子盖了一个温暖的“保护罩”,能让孩子睡得更香、更踏实。
③ 帮孩子减轻学习压力: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家长不能光盯着孩子的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平时多和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帮孩子分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别给孩子报太多的辅导班和兴趣班,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爬山等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孩子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④ 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要是发现孩子最近变得不爱说话、情绪低落、对以前喜欢的事情也没兴趣了,或者经常说一些消极的话,“活着没意思”“我好累”之类的,就要引起重视了。这时候,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觉得孩子是“矫情”“想太多”,而应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听听孩子心里在想什么,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要是发现孩子的抑郁情绪比较严重,自己没办法解决,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
四、总结
家人们,睡眠不足对青少年的影响真的不容小觑,和抑郁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咱们做家长的,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在充足的睡眠中茁壮成长,远离抑郁的困扰。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孩子身心健康了,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咱们做家长的也才能安心呀!
(李蕊 河南省三门峡市康复医院 心理睡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