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少年,本该是充满欢声笑语、活力满满的时光,但如今抑郁焦虑却像阴霾,悄悄笼罩在不少孩子心头。作为家长,看着孩子从曾经的阳光开朗变得沉默寡言、焦虑不安,心里别提多着急、多心疼了。这时候,有效的沟通就成了打开孩子心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关键钥匙。今天咱就唠唠,面对抑郁焦虑的青少年,家长到底该怎么有效沟通。
一、沟通前:先做好心理建设和知识储备
① 接纳情绪,别急着否定:很多家长一听说孩子抑郁焦虑,第一反应就是:“小孩子能有啥烦恼,别瞎想!”或者“你就是太懒了,不想学习才找借口”。可咱得明白,抑郁焦虑不是孩子矫情、作,而是实实在在的心理问题。孩子身体里就像住进了一个“情绪小怪兽”,把他们的快乐、活力都一点点吞噬了。咱得先接纳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就像接纳孩子生病发烧一样。告诉自己,孩子现在正经历着痛苦,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批评。只有家长自己先从心里认可孩子的感受,才能在沟通时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愿意打开话匣子。
② 学习知识,了解抑郁焦虑:沟通不是瞎聊,得有点“干货”。家长得花点时间,了解一下青少年抑郁焦虑的相关知识。抑郁焦虑有哪些表现?孩子可能会变得不爱说话、对以前喜欢的事情失去兴趣、睡眠不好、食欲不振,还可能经常说自己这儿不舒服那儿难受,但去医院检查又没啥大问题。焦虑的孩子可能会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坐立不安,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抑郁焦虑是怎么引起的?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每天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考试,孩子喘不过气;也可能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被老师批评,心里委屈又不知道怎么说;还有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要求过高等等。了解这些知识,家长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在沟通时也能更有针对性。
二、沟通时:掌握技巧,营造安全氛围
① 选对时机和环境:沟通这事儿,时机和环境很重要。别在孩子正忙着写作业、玩游戏或者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去唠叨。找个孩子心情相对平静、比较放松的时候,比如周末一起散步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前。环境也得选好,尽量找一个安静、舒适、没有干扰的地方。可以是家里的客厅,把电视关掉,手机调成静音;也可以是公园的长椅上,周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心情愉悦。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更容易放下防备,敞开心扉。
② 用好倾听这个法宝:沟通可不只是家长说,更重要的是听孩子说。当孩子愿意开口的时候,咱就得把耳朵竖起来,眼睛看着孩子,认真听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别中途打断,也别急着给建议,先让孩子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孩子说:“在学校里,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感觉自己好孤单。”这时候家长别马上说:“别这么想,大家肯定不是故意的。”而是可以回应:“听起来你在学校里过得挺不容易的,能和我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吗?”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认真听他们说话,理解他们的感受。
③ 表达理解和共情:孩子说完之后,家长得赶紧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共情。就像前面孩子说在学校孤单,家长可以说:“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心里特别委屈、特别难过,一个人在学校里没人陪,那种滋味肯定不好受。”这种共情能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认可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长还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比如:“我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我也特别无助,不过后来我慢慢发现……”这样能让孩子觉得家长和他们有共同的情感体验,更容易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④ 温和提问,引导表达:在孩子倾诉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温和的问题,引导孩子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问题别太尖锐、太直接,不然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孩子说学习压力大,家长可以问:“你觉得学习压力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呢?是作业太多,还是考试太难?”或者“这种压力让你感觉最难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
⑤ 避免指责和说教:这是沟通中的大忌!孩子已经抑郁焦虑了,心里本来就不好受,要是家长再指责他们“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别人都能扛过去,就你不行”,或者一味地说教“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那孩子肯定会把心门关得更紧。孩子考试没考好,心情很低落,家长别说:“你看看你,平时不好好学习,现在考成这样,以后怎么办?”而是可以说:“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咱们一起分析分析原因,下次争取进步。”
三、沟通后:持续关注,给予支持
①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沟通完不是就完事儿了,家长得持续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看看孩子是不是比以前开心点了,睡眠和食欲有没有改善,和家人、朋友的交流是不是变多了。如果发现孩子的情绪还是不好,甚至有加重的趋势,那就得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② 落实行动,给予实际支持:沟通中孩子可能提出一些需求,希望家长多陪陪他们、少给他们一些学习压力,或者想参加一些兴趣班来放松心情。家长得把这些需求放在心上,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要是孩子说学习压力太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适当减少一些课外辅导班,给孩子留出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要是孩子想参加绘画班,家长就积极帮孩子报名,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③ 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可大了。家长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别在家里经常吵架、发脾气。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平时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一起看电影、做游戏、出去旅游。让家里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这对缓解孩子的抑郁焦虑情绪特别有帮助。
④ 鼓励孩子社交:抑郁焦虑的孩子往往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但社交对他们的康复很重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邀请同学来家里玩,或者帮孩子报名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户外拓展等。在孩子参加社交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要多鼓励、多支持。当孩子有点退缩的时候,可以说:“宝贝,我知道你可能有点害怕,但你勇敢迈出这一步,肯定会收获很多快乐和友谊的。妈妈/爸爸相信你!”
⑤ 定期和孩子沟通:有效沟通不是一次两次就够的,得形成一个常态。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固定的沟通时间,每周日晚上吃完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问问孩子这一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这样定期的沟通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关心是一直都在的。
四、总结
面对抑郁焦虑的青少年,家长的有效沟通就像一束光,能照亮孩子心中黑暗的角落。只要家长用心去理解孩子、用爱去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们一定能慢慢走出抑郁焦虑的阴霾,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李蕊 河南省三门峡市康复医院 心理睡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