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曾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如今却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胸痛、心悸等症状就医,被诊断为冠心病,这一现象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一、冠心病年轻化趋势显著
以往,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然而近年来,年轻人患病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医院的急诊室,经常能看到因急性心肌梗死被紧急送来的年轻患者,他们中不乏三四十岁甚至更年轻的人。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疾病谱的变化,更凸显了预防和干预措施的紧迫性。
二、年轻人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不可忽视的“先天炸弹”
遗传在冠心病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年轻人患冠心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影响个体的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等,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几率。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异常,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容易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有冠心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其患病风险比无家族史者高出2—3倍。因此,有家族病史的年轻人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2.不良生活习惯:侵蚀健康的“隐形杀手”
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冠心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年轻人养成了抽烟、酗酒、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不良习惯。
1)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2—4倍,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风险越高。酗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引起血脂异常,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血压、血糖波动,增加心脏负荷。一项针对年轻人的调查发现,经常熬夜的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生率比正常作息人群高出近50%。缺乏运动使得身体代谢减慢,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疾病。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而长期久坐不动,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血管弹性下降。
3)饮食不健康也是一大问题。如今,年轻人对外卖和加工食品的偏好日益增加,这些食品中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较高,可能导致胆固醇水平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过量摄入糖分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3.精神压力:压垮心脏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导致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长期的精神压力还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影响脂质代谢和凝血功能,进一步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一项职场调查显示,从事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的年轻人,冠心病的发生率比工作压力较小的人群高出30%以上。
4.“三高”及肥胖:悄然埋下的“健康隐患”
1)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且近年来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高血脂也是导致冠心病的常见因素之一。年轻人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原因,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脂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心脏供血。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损伤,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年龄比非糖尿病患者提前10—15年,且病情更为严重。
2)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肥胖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会导致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三、冠心病年轻化的典型症状与案例
1.典型症状:年轻人患冠心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常见的症状包括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饱餐、寒冷、日常体力劳作时感心悸、胸痛;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没有慢性胃炎病史,却经常感觉胃痛、胃胀等。
2.案例:有一位35岁的程序员,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还经常抽烟喝酒。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感到胸闷、胸痛,尤其是在加班后症状更加明显。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检查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年轻人不能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出现疑似冠心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预防年轻人患冠心病的措施
1.改善生活方式:筑牢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1)保持健康饮食,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有助于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循序渐进,保持适度。
3)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同时,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负担加重,应限制酒精摄入。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2.管理精神压力:守护心灵的“宁静港湾”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冥想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深呼吸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理反应,缓解紧张情绪;瑜伽则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同时促进身心的和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问题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3.关注家族病史:开启健康的“预警模式”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年轻人,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重点关注心脏健康。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外,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专项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如果发现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
(张宏领 上蔡县中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