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儿童中,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较为常见,是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尽管白血病听起来令人闻风丧胆,但早期发现与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因此,作为家长,了解儿童白血病的早期信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不应忽视的症状:
1. 持续发热
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抑制正常白细胞的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所致。这种发热往往表现为低热或高热,且持续时间较长,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尤其是反复发热超过一周,家长应高度重视。
2. 贫血症状
贫血是白血病早期的另一个常见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活动后气促等。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占据了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空间,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从而引发贫血。如果孩子平时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懒洋洋,容易疲倦,甚至影响到学习和玩耍,家长应带孩子进行血常规检查。
3. 出血倾向
白血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常出现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紫癜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一同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可能因为鼻腔干燥或抠鼻子导致鼻出血,但如果鼻出血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出血症状,家长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性。
4. 骨骼和关节疼痛
白血病细胞增殖时,可浸润骨骼和关节,导致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肿胀。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肋骨、四肢关节等部位,有时表现为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如果孩子平时活泼好动,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骨骼或关节疼痛,尤其是持续时间长、难以缓解的疼痛,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5. 淋巴结肿大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这种肿大通常无痛,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如果孩子出现淋巴结肿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带孩子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6. 肝脾肿大
白血病细胞还可浸润肝脾,导致肝脾肿大。肝脾肿大通常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或换衣服时,可轻轻触摸孩子的腹部,如果发现腹部有肿块或孩子抱怨腹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7. 神经系统症状
白血病细胞可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一同出现。如果孩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等症状,家长应高度警惕白血病脑转移的可能性。
8. 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
白血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常出现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但如果孩子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体重减轻和食欲不振,且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带孩子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应对措施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白血病,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骨髓移植等,以提高治愈率。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白血病的治疗过程可能漫长且艰难,孩子可能会因为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而感到恐惧、焦虑或抑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儿童白血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对治愈率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应立即就医。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孩子的健康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白血病的发生。
(王晓荣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儿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