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肾病患儿‘长不高’?慢性病与矮小症的‘营养拯救计划’

2025-05-07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病,尤其是儿童慢性肾病(CKD),不仅对孩子的肾脏功能造成长期影响,还可能间接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尤其是身高增长受限,成为许多家庭心中的隐痛。慢性肾病与矮小症之间的关联复杂而微妙,涉及到营养吸收、代谢障碍、激素失衡等多个层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套针对性的“营养拯救计划”,旨在为肾病患儿提供科学的饮食与营养管理策略,促进健康成长。

一、肾病与矮小症:复杂交织的因果关系

营养吸收障碍

慢性肾病患儿常伴随肠道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关键营养素吸收不足,直接影响骨骼生长和肌肉发育。

代谢异常

肾病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干扰了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高磷血症可抑制钙的吸收,影响骨骼矿化。

激素失衡

肾病患儿可能存在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性激素等内分泌激素的异常分泌,这些激素对身高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物治疗副作用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肾病,可能抑制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进一步影响身高。

二、营养拯救计划:科学饮食与精准管理

1. 优化蛋白质摄入

高质量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禽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保证足够的氨基酸供应,促进肌肉合成。

适量控制: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过多加重肾脏负担。

2. 强化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维生素D与钙:肾病患儿常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吸收。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促进骨骼健康。

维生素B群:有助于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健康,可通过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等食物获取。

铁、锌等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需通过均衡饮食补充。

3. 管理电解质平衡

限制磷摄入:高磷血症患儿应避免高磷食物,如奶酪、坚果、巧克力等,同时定期监测血磷水平。

维持钾平衡:根据肾功能调整钾摄入,避免低钾或高钾血症。

4. 激素替代与支持疗法

生长激素治疗:对于明确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内分泌调节:监测并调整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水平,确保内分泌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 综合营养管理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包括身高、体重、骨龄、生化指标等,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专业指导:寻求肾病专科医生和营养师的共同指导,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心理支持: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信心。

三、家庭参与与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适度运动:根据患儿体能情况,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和肌肉力量。

饮食教育: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营养知识的学习,培养患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结语

肾病患儿面临的生长发育挑战是多方面的,但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和综合治疗策略,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家长、医生和营养师应紧密合作,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拯救计划”,不仅关注肾脏疾病的控制,更要重视生长发育的全面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参与和支持至关重要,共同为患儿的健康成长护航。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期待每一个肾病患儿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未来。

(李正一 南阳市中心医院 儿童肾病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