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癌症?免疫检验的“预警”与“误报”

2025-05-12 11: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疗健康的广阔领域里,肿瘤标志物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常被视作癌症早期筛查、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信号灯”。通过免疫检验技术,这些标志物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被精确测量,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关键线索。然而,当面对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检测结果时,患者和医生往往面临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这是否意味着癌症的存在?本文将深入探讨肿瘤标志物升高的“预警”意义及其可能带来的“误报”,以期增进公众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肿瘤标志物的“预警”作用

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是指由肿瘤细胞产生或人体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们存在于血液、组织液或其他体液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CEA(癌胚抗原)等。当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异常升高时,它们可能预示着体内存在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当升高幅度显著或持续上升时。

免疫检验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是检测这些标志物的主要手段。这些技术通过高度特异性的抗体与标志物结合,产生可量化的信号,从而实现对标志物的精确定量。当检测到标志物水平异常时,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癌症筛查或确诊检查。

二、肿瘤标志物的“误报”现象

尽管肿瘤标志物在癌症筛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并非绝对可靠。多种非癌症因素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这些“误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良性病变:某些良性病变,如炎症、感染、肝硬化等,也可能导致特定肿瘤标志物水平上升。例如,CA-125水平升高不仅见于卵巢癌患者,还可能出现在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良性妇科疾病患者中。

生理变化:妊娠、经期、吸烟、饮酒等生理或生活习惯因素也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例如,孕妇的CA-125水平可能会自然升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尤其是生物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可能干扰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测前,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至关重要。

实验室误差:尽管现代免疫检验技术已经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但任何检测系统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实验室操作不当、样本处理不当或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三、面对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理性应对

鉴于肿瘤标志物的“预警”与“误报”并存,面对升高的检测结果,患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综合评估:不要仅凭一次检测结果就下结论。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动态监测:对于初次发现标志物升高的患者,建议进行动态监测,观察其变化趋势。如果标志物水平持续上升,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应进一步进行癌症筛查。

专业咨询:面对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患者应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适当的检查方案,如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健康生活方式:无论标志物水平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预防癌症的关键。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环境污染等。

结语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癌症的早期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其结果并非绝对可靠。面对升高的标志物水平,患者应保持理性,综合评估自身健康状况,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癌症风险,始终是预防癌症的最佳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免疫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工具。

(李展展 长葛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主管检验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