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会被眼干、流泪的问题困扰。很多人习惯将其归结为“上火”,自行使用一些清热去火的方法或眼药水来缓解。然而,反复出现的眼干、流泪,很可能是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若不及时查明原因并治疗,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眼部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眼干、流泪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生理机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表面覆盖着一层泪膜,它由水样层、脂质层和黏蛋白层组成,起到润滑眼球、保持眼表湿润、抵御外界病菌的作用。当泪膜的成分或分泌量出现异常,就会引发眼干、流泪等不适症状。
干眼症是导致老年人眼干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泪腺功能逐渐衰退,泪液分泌减少。同时,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泪腺的正常功能,导致泪液分泌不足。此外,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阅读、室内空气干燥等因素,也会加速泪液蒸发,加重眼干症状。干眼症患者除了感觉眼睛干涩,还可能伴有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眼表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会引起角膜上皮损伤,甚至导致角膜溃疡,严重威胁视力。
慢性泪囊炎也是老年人流泪的重要原因。泪囊位于眼眶内侧下方,通过鼻泪管与鼻腔相通,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后经泪道流入鼻腔。但老年人由于泪道黏膜萎缩、管腔变窄,容易出现泪道阻塞。泪液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在泪囊内积聚,滋生细菌,引发慢性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泪不止,挤压泪囊区时,可能会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慢性泪囊炎不仅会影响生活,还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一旦角膜受到轻微损伤,细菌就可能通过泪道进入眼内,引发化脓性角膜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导致失明。
睑板腺功能障碍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它同样会引起眼干、流泪。睑板腺位于眼睑内,其分泌的脂质是泪膜脂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止泪液过度蒸发。随着年龄增长,睑板腺腺管容易发生堵塞,脂质分泌减少且变得黏稠,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会感到眼睛干涩、有摩擦感,还可能出现眼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睑板腺功能障碍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的症状,影响眼部健康。
除了上述眼部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老年人眼干、流泪。例如,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导致泪液和唾液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眼部周围的肌肉和组织,导致泪液分泌失调,引起眼干、流泪,同时还可能伴有眼球突出、眼睑肿胀等表现。
当老年人出现眼干、流泪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时,切不可简单认为是“上火”而忽视。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睑板腺功能检查、泪道冲洗等一系列专业检查,明确病因。针对不同的疾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干眼症患者,可通过使用人工泪液补充泪液、佩戴湿房镜减少泪液蒸发,对于病情严重者,还可采用泪小点栓塞术等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泪道探通、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手术来疏通泪道;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则需要进行睑板腺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老年人眼干、流泪背后隐藏的可能是多种疾病。重视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规范治疗,才能守护好眼部健康,享受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同时,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眼部卫生,也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牛令令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