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孕早期到产褥期,全阶段孕期保健指南

2025-05-19 19: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怀孕生子是女性生命中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旅程,从孕早期胚胎着床到产褥期身体恢复,每个阶段都需要科学的保健知识保驾护航。本文将详细介绍全孕期的保健要点,帮助准妈妈们顺利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孕早期(怀孕 1-12 周):胚胎扎根的关键期 
孕早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胎儿的各个器官开始分化形成,同时准妈妈的身体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一时期,很多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等早孕反应,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身体能量需求。同时,补充叶酸是孕早期的重中之重,叶酸能够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建议从备孕时开始每天补充 400-800 微克,持续整个孕早期。 

在生活习惯上,孕早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腹部受到撞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8 小时,中午可适当午休。此外,要远离烟酒、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不良环境因素,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此阶段建议在孕 6-8 周时进行第一次产检,确认宫内妊娠,了解胚胎发育情况,并建立孕期保健手册,后续按照医生安排定期产检。 

孕中期(怀孕 13-28 周):舒适平稳的黄金期 
进入孕中期,大多数孕妇的早孕反应逐渐减轻,身体状态趋于稳定,胎儿的生长发育也进入快速阶段。这一时期,孕妇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可以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 

运动方面,孕中期是孕妇进行适度运动的好时机,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体力、控制体重增长、促进自然分娩。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自孕 18-20 周开始,孕妇能够感受到胎动,这是胎儿与准妈妈交流的重要方式,要学会数胎动,正常胎动每小时 3-5 次,12 小时不少于 30 次。若胎动异常,如突然减少或增多,需及时就医。孕中期还需进行唐氏筛查、四维超声大排畸等重要检查,排查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疾病和结构畸形。 

孕晚期(怀孕 29-40 周):迎接新生命的冲刺期 
孕晚期胎儿生长迅速,孕妇的身体负担也越来越重。在营养上,要继续保证营养均衡,但需控制热量摄入,防止胎儿过大影响分娩。此时钙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可适当增加奶制品、虾皮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随着预产期临近,孕妇要提前了解分娩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学习分娩呼吸法、拉玛泽分娩减痛法等,减轻分娩时的恐惧和疼痛。同时,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和新生儿所需的衣物、用品、证件等。孕晚期产检频率增加,一般从孕 28 周开始每 2 周检查一次,孕 36 周后每周检查一次,主要监测胎儿的胎位、胎心、羊水量等情况,评估分娩方式。此外,孕晚期孕妇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抬高下肢,缓解水肿症状。若出现见红、破水、规律宫缩等临产征兆,应立即前往医院。 

产褥期(产后 6 周):身体恢复的重要阶段 
分娩结束后,产妇进入产褥期,这是身体各器官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关键时期。在饮食上,产后最初几天,产妇身体虚弱,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小米粥、鸡蛋羹等。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汤、鱼汤、猪蹄汤等,但要注意避免过于油腻,防止乳腺管堵塞引起乳腺炎。同时,产妇要多喝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乳汁分泌。 

产褥期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防止产褥感染。顺产产妇产后 24 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剖宫产产妇在拔除尿管后也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和身体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睡眠对于产妇身体恢复至关重要,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此外,产后 42 天,产妇应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包括子宫复旧、伤口愈合、盆底功能等,如有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从孕早期到产褥期,科学的孕期保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准妈妈们要重视每个阶段的身体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顺利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 

 

(赵晓丽 漯河市源汇区妇幼保健院 妇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