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内外兼修”中西医结合策略应对皮肤瘙痒

2025-05-17 17: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皮肤瘙痒,这一看似轻微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常常让患者苦不堪言。它可能源于多种内外因素,包括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肾疾病)、神经性疾病或精神因素等。面对这一复杂问题,中西医结合策略以其独特的优势,提供了“内外兼修”的治疗思路,旨在从根本上缓解瘙痒,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中医视角:辨证施治,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与风、湿、热、毒、血瘀等病理因素相关,治疗需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止痒的目的。

1. 祛风止痒

对于因风邪侵袭引起的瘙痒,如急性荨麻疹,中医常用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的方药,如桂枝汤、消风散等,配合针灸、拔罐等外治法,以疏散体表风邪,恢复气血和调。

2. 清热利湿

湿热内蕴型瘙痒,常见于湿疹、带状疱疹等,治疗需清热利湿解毒,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结合湿敷、中药熏洗等外治法,促进湿热邪毒排出。

3. 养血润燥

血虚风燥型瘙痒,多见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干燥性皮炎等,治疗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常用当归饮子、润燥止痒胶囊等,同时强调皮肤保湿,内外兼治。

4. 活血化瘀

血瘀阻络型瘙痒,如静脉曲张性溃疡、硬皮病等,治疗需活血化瘀、通络止痒,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配合局部按摩、理疗,促进血液循环。

二、西医视角:精准诊断,对症治疗

西医治疗皮肤瘙痒,强调精准诊断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重症状的快速缓解。

1. 病因治疗

过敏性疾病:通过过敏原检测,避免致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过敏反应。

皮肤疾病:根据疾病类型,选用相应的外用药(如皮质类固醇软膏、抗真菌药)或系统用药。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瘙痒,需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相应治疗。

2. 对症治疗

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辣椒素乳膏等,用于局部止痒。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窄谱UVB照射,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疗效。

心理干预:对于因精神因素加重的瘙痒,如焦虑、抑郁,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综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策略,在皮肤瘙痒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一方面,中医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内在平衡,改善体质,减少复发;另一方面,西医针对病因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两者结合,既治标又治本,形成互补。

联合用药:如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抗组胺药、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联合使用,既快速止痒,又调节体质,减少药物副作用。

内外同治:中医内服药与西医外用药、物理治疗相结合,内外兼顾,增强疗效。

生活方式调整:中医强调饮食调养、情绪管理,西医倡导皮肤护理、避免刺激因素,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四、结语

皮肤瘙痒虽小,却关乎大健康。中西医结合策略,以其独特的“内外兼修”理念,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精准诊断、辨证施治、综合治疗,不仅有效缓解瘙痒症状,更从源头上调整人体机能,促进身心和谐,提升生活质量。未来,随着中西医融合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皮肤瘙痒的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徐甜 镇平县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1))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