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药物就像一位“常客”,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然而,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用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年人用药安全指南,这些细节要注意》的科普世界,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一、老年人用药的特点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这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更长,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此外,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这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因此,老年人用药需要格外谨慎。
二、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关键细节
(一)遵医嘱用药
- 按时按量: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例如,高血压患者如果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 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复诊,让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定期复诊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
(二)了解药物信息
- 药物名称:清楚每种药物的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避免重复用药。例如,同一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商品名,如果不了解,可能会导致重复服用。
- 药物作用:了解药物的主要作用和适应症,确保用药的针对性。例如,降压药是用来控制血压的,降糖药是用来控制血糖的,不要混淆使用。
- 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疹等。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三)正确储存药物
- 干燥阴凉:大多数药物需要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例如,胰岛素需要在冰箱中保存,但不要放在冷冻室,以免药物失效。
- 密封保存:药物开封后,要注意密封保存,防止药物受潮变质。例如,瓶装药每次服用后要拧紧瓶盖,袋装药要封口保存。
- 标签清晰:药物的标签要清晰可见,包括药物名称、用法用量、有效期等信息。如果标签模糊不清,要及时更换。
(四)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 告知医生: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避免不良反应。
- 谨慎联合用药:不要自行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例如,一些感冒药和退烧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联合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引起肝损伤。
(五)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 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在用药时,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
- 过敏体质:如果老年人有过敏体质,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在使用新的药物前,可以先进行小剂量试用,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六)正确处理剩余药物
- 不要随意丢弃:剩余药物不要随意丢弃,以免污染环境或被误食。可以将剩余药物交给医院或社区的药物回收点,进行集中处理。
- 不要自行保存:不要自行保存剩余药物,以免误服过期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过期后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三、结语
老年人用药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信息、正确储存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注意特殊人群用药和正确处理剩余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让我们一起用这份“避坑宝典”,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舒伯辉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老年医学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