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与阴道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因其症状隐蔽,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了解这些肿瘤的初期症状,对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阐述外阴癌与阴道癌的早期症状、诊断方法及预防建议,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守护自身健康。
一、外阴癌的早期症状及诊断
外阴癌是女性外阴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外阴异常变化:持续不退的瘙痒感,这种瘙痒与普通炎症或过敏不同,普通药物或护理无法缓解,可能伴随皮肤颜色改变(如局部发白、发红或发灰),皮肤粗糙,出现类似苔藓的增厚斑块,或观察到微小裂口。
肿块或溃疡:外阴皮下摸到硬块,即使不痛也要警惕,肿块可能单侧或双侧出现,初期体积较小,容易被误认为毛囊炎或囊肿;外阴表面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触碰易出血,且长时间无法愈合。
疼痛或灼烧感:排尿、行走或性生活时感到外阴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从轻微不适逐渐加重;灼烧感也可能在休息时出现,尤其是夜间症状更明显。
分泌物或出血:非月经期出现血性分泌物,或外阴皮肤破损后渗血,分泌物可能带有异味,颜色偏黄或褐色,与普通感染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法彻底消除。
伴随症状:少数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表现为大腿根部摸到可移动的结节。若同时存在长期的外阴皮肤病变(如硬化性苔藓或上皮内瘤变),癌变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诊断方法:
医生会先进行肉眼观察和触诊,随后通过阴道镜检查外阴组织血管和细胞形态。
若发现可疑区域,需取少量组织做病理活检,这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
部分情况下需配合超声或MRI判断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二、阴道癌的早期症状及诊断
阴道癌是阴道部位发生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相对隐蔽,可能包括:
阴道出血:非经期或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应高度警惕阴道癌的可能性。
阴道分泌物异常:出现血性、脓性、恶臭等异常分泌物,与普通感染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效。
疼痛:阴道部位疼痛或不适感,可能伴随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
肿块:阴道内可触及肿块,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可能伴有压痛。
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阴道、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情况。
阴道镜检查:观察阴道内部情况,必要时取活检。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三、预防建议
接种HPV疫苗:可降低相关类型外阴癌和阴道癌的风险。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洗液,穿棉质透气内裤,减少局部摩擦。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60岁以上女性、长期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有外阴白色病变病史、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或吸烟者)应每年进行妇科检查。
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我检查:每月一次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观察外阴皮肤,使用镜子查看褶皱和皮肤交界处是否有颜色变化、隆起或破溃;洗澡时用手触摸外阴,感受是否有硬结、压痛区域。
四、总结
外阴癌与阴道癌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因其症状隐蔽,往往容易被忽视。了解这些肿瘤的初期症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的关键。通过接种HPV疫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女性朋友们应时刻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掩盖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韩琛 新乡市中心医院 妇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