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ECMO:人体的“临时心肺”是如何拯救生命的?

2025-03-07 20: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631

在现代医学的舞台上,有一项技术宛如生命奇迹的缔造者,它就是 ECMO,全称体外膜肺氧合,被誉为人体的“临时心肺”。当生命的警报拉响,常规治疗陷入绝境时,ECMO 挺身而出,为患者争取到生的希望。那么,这个神奇的“救命神器”究竟是怎样施展它的魔力,拯救濒危生命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什么是 ECMO?

ECMO,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在体外部分替代人体心肺功能的技术装置。当人体自身的心肺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时,ECMO 就登场了。它主要由血管内插管、连接管、离心泵(人工心脏)和膜式氧合器(人工肺)等部分组成。形象一点说,就是把人体的血液引出到体外,经过人工心肺的处理,让血液重新富含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输回人体,从而维持生命的基本运转。

二、哪些情况需要 ECMO 出马?

ECMO 通常用于一些极其危重的病症。比如,在严重的心肺疾病方面,当患者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衰竭,或者因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致使肺部无法有效进行气体交换时,常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候 ECMO 就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一招。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心肺功能恢复争取宝贵的时间,让疲惫不堪的心肺得到“休息”和“修复”的机会。

还有一些意外情况,如大面积的肺栓塞,大量血凝块堵塞了肺动脉,使肺部血液循环急剧受阻,人体缺氧状况迅速恶化,此时 ECMO 也能迅速介入,暂时替代心肺工作,为后续的溶栓等治疗创造条件。

三、护理:守护生命的细致“功课”

然而,ECMO 的成功运行离不开精心的护理,这就像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守护战役”。护理工作涵盖了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

首先是管道护理。那些体外的管路就像是患者的“生命线”,护士们需要时刻紧盯,确保管路没有扭曲、受压、脱落,一旦出现问题,血液流动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还要严格预防感染,毕竟体外循环增加了感染风险,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穿刺部位精心消毒、换药,定期更换敷料,就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着这些管路。

再者是抗凝护理。由于血液在体外循环时容易凝结成块,形成血栓,所以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但这好比走钢丝,抗凝不足,血栓堵塞管路;抗凝过度,又可能引发出血并发症。护士们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根据结果精准调整抗凝药物剂量,一丝一毫都不敢马虎。

还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那是片刻都不能放松。护士们要像忠诚的卫士一样,24 小时守护在患者床边,盯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和波形,关注心率、血压、呼吸、血氧等指标的细微变化,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四、重归健康:ECMO 的撤机时刻

随着患者心肺功能的逐渐恢复,就到了 ECMO 的“谢幕”阶段——撤机。这可不是简单地拔掉管子那么简单,同样需要谨慎评估、步步为营。

医护人员会逐渐减少 ECMO 的支持流量,让患者自身的心肺慢慢接管“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就像宝宝学走路,先试着扶走几步,等适应了,再放手让其独立前行。在这个过程中,护理团队依旧坚守岗位,为患者保驾护航,直至患者完全脱离 ECMO 的支持,心肺功能恢复正常,重新开启健康的新生活。

ECMO,这个人体的“临时心肺”,在医学的世界里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它不是万能的神话,但在生死边缘,却是拉起生命沉船的最后一根缆绳。每一次成功救治背后,都是医护团队精湛技术与精心护理的完美结合。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ECMO 将为更多生命创造奇迹,续写更多关于重生与希望的故事。

(樊方慧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