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析患者的日常管理中,肾性贫血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潜藏巨大风险的健康问题。肾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尤其是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贫血,肾性贫血通常进展缓慢,症状隐匿,因此被称为“沉默的缺氧危机”。若不及时识别并有效治疗,肾性贫血不仅会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剧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认识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的发生与肾脏功能下降密切相关。肾脏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主要产生器官,EPO对红细胞的生成至关重要。当肾脏受损,EPO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受阻,从而导致贫血。此外,尿毒症毒素的积累、铁代谢异常、营养不良等因素也是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二、肾性贫血的危害
肾性贫血不仅会导致患者感到疲乏、无力、头晕、心悸等,更重要的是,它会加剧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增加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由于贫血导致的组织缺氧,心脏需要加速跳动以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气,长期以往,心脏会逐渐扩大,心功能下降,形成慢性心力衰竭。此外,肾性贫血还会影响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增加透析不充分的风险。
三、肾性贫血的警报信号
虽然肾性贫血的症状相对隐匿,但仍有一些警报信号值得透析患者高度警惕:
持续疲乏无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患者仍感到体力不支,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面色苍白、唇舌无华:贫血导致皮肤、黏膜血色减退,呈现出苍白的外观。
呼吸困难、心悸:组织缺氧导致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认知功能下降:贫血可能影响大脑供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引起的全身不适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导致体重下降。
四、肾性贫血的检测与诊断
透析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红蛋白(Hb)水平,这是诊断肾性贫血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此外,还应关注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相关指标,以全面评估贫血状况。对于疑似肾性贫血的患者,还需进行铁代谢、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指标的检测,以明确贫血的原因。
五、肾性贫血的治疗与管理
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
药物治疗: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其类似物,以及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手段。透析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调整药物剂量。
非药物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增加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规律透析,确保透析充分性;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减少肾脏损害;保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六、心理调适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面对肾性贫血的挑战,透析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压力管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增强身体抵抗力。
七、结语
肾性贫血作为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定期检测、规范治疗与科学管理,透析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贫血,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健康是生命之本,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携手共筑透析患者的健康长城,远离“沉默的缺氧危机”。
(崔萌萌 新蔡县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室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