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焦虑,不再是难题,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之选

2025-06-23 13: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许多人的心头。它可能源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未来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还常常引发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失眠、肠胃问题等。然而,当中西医结合的智慧被巧妙运用,焦虑或许能从难以挣脱的困境,变为可被攻克的难题。

中医对焦虑的认识源远流长,将其归结为情志失调所引发的脏腑功能紊乱。焦虑之人,常肝气郁结,肝郁则化火,扰动心神,致使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同时,忧思过度还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一步加重身心的疲惫与焦虑。中药调理焦虑,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表现,开出个性化的药方。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焦虑患者,柴胡疏肝散能疏肝理气,让郁结的肝气得以舒畅,如同为心灵解开束缚的绳索;而心脾两虚者,归脾汤则可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使心神有所滋养,恢复宁静。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的外治法也大有用武之地。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针刺百会穴,可升阳举陷、镇静安神,让紊乱的神志归于平和;太冲穴作为肝经的原穴,能有效疏泄肝火,缓解因肝郁化火所致的焦虑烦躁。艾灸疗法同样功效显著,温和的艾绒熏烤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畏寒怕冷且焦虑不安的人群,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接受艾灸的滋养,能增强机体正气,抵御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

西医在应对焦虑时,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心理治疗是西医对抗焦虑的重要手段之一,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当患者陷入“我不行”“事事都糟糕”等不合理认知时,心理医生会引导他们审视这些想法的根源,用积极理性的思维取而代之,从而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药物治疗也是西医的有力武器,对于中重度焦虑患者,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能够快速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缓解焦虑症状,让患者从极度的痛苦中暂时解脱出来,为后续的心理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绝非简单的方法叠加,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在急性焦虑发作时,西药能迅速起效,稳住局面,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灭熊熊烈火;而中医则在治本上下功夫,调理机体的整体功能,修复被焦虑损伤的身体与心理平衡,恰似春风化雨,润泽心田,从根本上铲除焦虑滋生的土壤。二者结合,既能满足患者对快速缓解症状的需求,又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康复目标。

当焦虑不再成为难题,生活将重归美好。中西医结合的智慧之路,为焦虑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无论是沉浸在中药的芬芳与针灸的微妙感受中,还是通过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走出阴霾,患者都能一步步找回内心的安宁,重新拥抱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生活,向着身心健康的彼岸稳稳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从容篇章。

(武利娟 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