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精妙构造中,眼睛宛如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而晶状体则是这扇窗户上至关重要的“玻璃”。当晶状体逐渐混浊,如一层迷雾悄然笼罩,便拉开了白内障的序幕。
一、白内障:晶状体的“岁月沧桑”
白内障,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眼科疾病,简单来说,是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所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疾病。正常的晶状体犹如清澈的透镜,能够精准地聚焦光线,将外界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为我们呈现五彩斑斓的世界。然而,随着年龄增长、眼部外伤、遗传因素、长期用药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晶状体内部的蛋白质结构和代谢发生紊乱,原本透明的晶状体逐渐变得浑浊,就像洁净的玻璃蒙上了灰尘,光线难以顺利通过,视力也随之受到影响。
二、症状表现:从朦胧到失明的渐变
白内障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患者可能会感觉视物稍显模糊,如同眼前隔着一层薄雾,尤其在阅读书籍、看电子设备时,需要更明亮的光线才能看清字迹。随着病情加重,视力下降愈发明显,眼前的世界仿佛被一层浓雾遮蔽,色彩也不再鲜艳生动,物体轮廓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出现重影现象。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这种视觉障碍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上下楼梯时因看不清台阶而容易摔倒,过马路时无法准确辨别交通信号灯,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与安全隐患。到了晚期,若未得到有效治疗,白内障可导致完全失明,使患者陷入无尽的黑暗,生活不能自理,心灵也被囚禁在这黑色的牢笼之中。
三、高危人群:谁在白内障的“瞄准镜”下?
年龄无疑是白内障最关键的风险因素,就如同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刻刀,随着机体衰老,晶状体的退行性变逐渐加剧,据统计,60 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高达 60%以上,80 岁以上则可达近 100%。除了自然衰老,眼部曾经受过外伤,如尖锐物体刺伤、撞击伤等,可能损伤晶状体组织,引发外伤性白内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由于长期高血糖、高血脂状态影响晶状体代谢,也更容易患上白内障,且发病年龄可能提前,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药物副作用会干扰晶状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白内障的发病几率;另外,遗传因素也在白内障的发生中扮演一定角色,如果家族中有白内障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可能是继承了特定的基因突变,使得晶状体对各种致病因素更为敏感脆弱。
四、预防之道:守护晶状体的“青春”
虽然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延缓白内障的到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戒烟限酒,避免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对眼部血管及晶状体的损害;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C、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维持晶状体的正常代谢,抵御自由基的攻击;注意眼部防晒,外出时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直接照射,因为过量紫外线辐射是诱发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稳定,以减轻这些疾病对眼部微环境的不良影响;避免长时间用眼过度,尤其是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要适当让眼睛休息,多远眺、多眨眼,缓解视疲劳,防止晶状体过早老化。
白内障虽是常见眼病,但绝非不可战胜。了解它能让我们在面对这一“视”界迷雾时不再恐惧迷茫。无论是呵护自身眼睛健康,还是关爱身边长辈的视觉质量,都应重视白内障防治。让我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驱散白内障的阴霾,守护每一扇心灵的窗户,让世界始终清晰明亮。
(王文涛 郑州颐康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