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眼底危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你不可不知的真相

2025-03-25 14: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可能并不知道,糖尿病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血糖升高和常见的并发症,还有一种潜伏在眼底的危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正悄然威胁着他们的视力健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当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就如同将身体的各个器官浸泡在“糖水”之中,眼部的视网膜首当其冲受到损害。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中的微小血管,使其变得脆弱、扭曲,形成微血管瘤。这些微血管瘤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导致视网膜出现点片状出血、渗出等病变。

随着病情的进展,视网膜的血液循环会进一步恶化。由于血管损伤,视网膜缺血缺氧,人体为了弥补这种缺氧状态,会促使新生血管的形成。但这些新生血管非常脆弱,如同畸形的毛细血管团,容易破裂导致大量的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出血会使患者突然感到视力下降,眼前仿佛被一层红雾笼罩,严重时甚至仅能察觉到微弱的光线。如果出血不能及时吸收,反复多次出血,血液会在眼内凝结、机化,牵拉视网膜,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眼科急症,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正是它的狡猾之处。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视力可能依然正常,或者仅有轻微的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不易察觉的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容易忽视病情的进展,等到出现明显的视力障碍时,往往已经到了病变的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这也凸显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的重要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确诊糖尿病,无论视力是否良好,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设备,如眼底照相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视网膜的血管形态、有无出血渗出等情况,及时发现病变的迹象,并在早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呢?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目标范围内。稳定的血糖水平可以减少对视网膜血管的损害,降低病变发生的风险。此外,控制血压和血脂也至关重要。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血管的负担,加速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如果不幸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必过度恐慌。目前,医学上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多种治疗方法。在病变早期,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光凝等手段控制病情发展。激光光凝技术可以通过破坏视网膜中异常的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保护视网膜的功能。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这些手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可防可治但不容忽视的眼底疾病。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糖尿病眼病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度,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够了解并重视眼底健康,避免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导致的失明悲剧。让我们共同关注眼底危机,为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王文涛 郑州颐康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