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睡眠姿势大揭秘,如何避免夜间颈肩腰腿痛

2025-04-11 09: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睡眠姿势大揭秘:如何避免夜间颈肩腰腿痛睡眠质量关乎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活力,而正确的睡眠姿势则是保障高质量睡眠、避免夜间身体疼痛的关键所在。当我们进入梦乡时,身体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若姿势不当,颈肩腰腿等部位就容易承受过度压力,引发酸痛不适,扰乱睡眠节奏。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寻不同睡眠姿势的奥秘,以及如何巧妙调整,守护身体的舒适与健康。

一、仰卧位:平衡之选,也有讲究

仰卧位堪称最经典大众的睡姿,它能均匀分散身体重量,对脊椎压力相对较小,维持脊柱自然生理曲线,是多数医生推荐的保健睡姿。但即便如此,细节之处仍藏门道。

(一)头部与枕头

头部应枕在合适高度的枕头上,确保颈椎处于中立位,既不过度前屈(易致颈椎前方肌肉紧张),也不过度后伸(压迫颈椎后方结构)。一般而言,枕头压缩后高度以 10 - 15 厘米为宜,能刚好填满肩颈部与床面空隙,给予颈椎妥帖支撑。比如记忆棉枕头,可随头颈形状自适应塑形,贴合度高;荞麦皮枕头则便于调节高低,通过增减填充量找到专属舒适度。

(二)手臂放置

双臂自然舒展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避免手臂高举过头或扭曲蜷缩。前者易使肩部肌肉长时间牵拉,引发肩袖损伤;后者会挤压血管神经,影响上肢血液循环,醒来可能倍感麻木酸痛。若有睡前阅读习惯,可在床边安置阅读灯与书架,看完书直接平移手臂放于身侧,无缝切换至正确睡姿。

(三)下肢姿态

双腿自然伸直、微微分开,膝盖下可垫薄枕,略微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腿部水肿,尤其适合久坐久站人群。但垫枕不宜过高过厚,否则会增加髋关节压力,导致骨盆前倾,改变腰椎受力分布。

二、侧卧位:个性适配,巧避隐患

侧卧是许多人钟爱的睡姿,能提供安全感,且对部分脊椎问题有缓解之效。不过,不同侧别、肢体摆放差异会带来迥异影响。

(一)左右侧抉择

胃食管反流患者宜选左侧卧,因胃部解剖位置关系,此姿势可减少胃酸反流几率;而心脏病患者优先考虑右侧卧,避免心脏受压,利于血液循环。普通人可依自身舒适度选择,若一侧睡醒常感肢体麻木疼痛,不妨尝试换边。

(二)头部支撑

头部同样需契合颈椎曲线的枕头,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持平,保证头颅与脊柱呈直线。软硬适中的乳胶枕是不错的选择,弹性好、支撑佳,能随侧卧姿势稳稳承托头部,维持呼吸道顺畅,减少打鼾与颈椎侧弯风险。

(三)肢体安置

下肢可微屈膝,在两腿间夹薄被或枕头,填充髋关节与床面间隙,防止骨盆倾斜引发腰椎侧弯与骶髂关节紊乱。上方手臂轻放于胸前或枕头旁,避免肘部压迫胸壁,下方手臂自然伸展,掌心向上,让肩关节充分放松。若习惯抱枕入睡,选蚕丝、羽绒等柔软填充物抱枕,既能满足心理依赖,又不会硌伤肋骨与肩部。

三、俯卧位:偶尔为之,谨慎为妙

俯卧位虽受众较少,但不乏爱好者,然而从人体力学角度,它对颈肩腰腿挑战颇大。

(一)面部与呼吸

整个面部埋于床榻,口鼻呼吸受阻,二氧化碳易蓄积,缺氧状态下睡眠变浅,频繁夜醒。且脸部受压,易催生皱纹、加重眼部浮肿,清晨起来常呈“肿眼泡”“红脸蛋”,美容养颜大打折扣。

(二)颈椎压力

为扭头呼吸,颈椎长时间扭转,关节、肌肉、韧带处于非正常应力状态,加速椎间盘退变、颈椎小关节紊乱,晨起颈部僵硬、头晕耳鸣接踵而至。

(三)腰部负担

腹部贴床,腰椎前凸增大,如同背负重物弯腰,腰部肌肉、筋膜持续紧绷,久而久之引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向臀部、下肢放射。

若实在难以改掉俯卧习惯,可尝试以下补救:额头垫柔软毛巾或小型海绵枕,略微抬升面部,保证呼吸通畅;双臂交叉置于额前或头顶两侧,交替放松肩部肌肉;每隔半小时自觉翻身,缓解局部压迫,但总体而言,逐步向仰卧或侧卧过渡才是护体良策。

四、动态调整:一夜安眠秘籍

除静态姿势规范,睡眠中的动态调整同样关键。人体夜间会自主翻身数次,若床具过软、床垫老化失去弹性,身体翻转困难,易陷入固定姿势僵局,加剧疼痛风险。

选用中等硬度床垫,如棕榈床垫、独立弹簧床垫,既能贴合身形,又提供适度支撑力,便于自如翻身。睡前可做简单放松操,舒缓颈肩腰腿紧张肌肉,如缓慢转头、耸肩、扭腰、蹬腿,让各部位进入松弛“预备态”。

总之,解锁睡眠姿势密码,需综合考量个体差异、身体状况与床具适配。从今晚起,用心雕琢专属睡姿,告别夜间颈肩腰腿痛,拥抱元气满满的新一天。

(梁俊 郑州市骨科医院 颈肩腰腿痛科 主管护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