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康复过程漫长且复杂。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血糖管理不仅是预防卒中复发的关键,也是促进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本手册旨在为脑卒中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全面的血糖管理指导,帮助患者在康复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一、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1.1 血糖与脑卒中的关系
高血糖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脑卒中后高血糖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和不良后果,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2 血糖管理对康复的影响
促进神经恢复:正常的血糖水平有助于促进大脑的修复和重塑,提供适当的能量供给,减少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
改善运动功能:血糖控制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减少高血糖对神经系统恢复的抑制作用。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血糖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参与康复训练,加快康复进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脑卒中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
2.1 饮食控制
均衡饮食: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时定量:遵循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血糖稳定。
限制糖分:减少含糖饮料、甜点等高糖食品的摄入,以降低血糖波动。
2.2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持续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
口服降糖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
药物调整: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3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趋势。
记录与分析: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应急处理:学会识别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乏力等),并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如口服葡萄糖、进食含糖食物等)。
三、不同阶段的血糖管理重点
3.1 急性期血糖管理
尽快测量血糖: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尽快测量并监测血糖。
降糖治疗:当血糖高于10.0mmol/L时,应给予降糖治疗,首选胰岛素,注意防止低血糖发生。
避免低血糖:对于血糖低于3.3mmol/L的患者,应尽快给予补糖治疗,纠正血糖至正常水平。
3.2 恢复期血糖管理
筛查与诊断:对于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尽早筛查血糖,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长期管理: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0%的水平,对于部分患者可选择更加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但需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程、并发症等),个体化调整血糖管理目标。
3.3 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血糖管理
持续监测: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应持续监测血糖,当血糖持续大于10.0mmol/L时,应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
目标血糖:推荐目标血糖浓度为7.8-10.0mmol/L,目标血糖越接近该范围低值可能获益越大。
避免低血糖:在确保不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家人的支持与参与
4.1 监督与提醒
家人应监督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提醒患者按时服药、监测血糖,确保血糖管理的有效性。
4.2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其积极面对康复挑战。
4.3 共同学习
家人应与患者一起学习血糖管理知识,了解血糖波动的危害和应对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五、结语
血糖管理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家人的支持与参与,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促进神经恢复和运动功能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控糖,共筑康复之路!
(张曼 舞钢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