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体检中的采血技巧与晕针应对方法

2023-10-13 19: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体检时,采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许多人因紧张、疼痛或操作不当,导致采血体验不佳,甚至出现晕针、淤青等状况。掌握正确的采血技巧和晕针应对方法,不仅能减轻痛苦,还能提高采血效率,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本文将从采血前的准备、采血中的配合技巧,以及晕针的预防与处理三方面,为您详细科普相关知识。

一、采血前的科学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1. 饮食与作息的“黄金法则”

空腹要求:多数采血项目(如血糖、血脂、肝功能)需空腹8-12小时,前一天晚餐宜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但无需完全断食。例如,一位体检者因体检前夜食用炸鸡,导致次日血脂结果异常升高,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后复查才获准确数据。

水分控制:可少量饮水(不超过200ml),但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以防心率加快影响心电图结果。

睡眠充足:熬夜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可能干扰血糖、血压等指标,建议体检前1晚保证7-8小时睡眠。

  1. 穿着与物品的“便利选择”

衣袖宽松:选择袖口宽松的上衣,避免紧身衣或连裤袜,方便护士扎止血带和采血。曾有患者因衣袖过紧,导致采血后止血困难,局部淤青。

携带物品:慢性病患者需携带药物(如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可备糖果以防低血糖;携带湿巾或消毒棉片,方便采血后清洁。

  1. 心理建设的“三步法”

了解流程:提前通过医院公众号或护士说明,知晓采血步骤(如消毒、扎止血带、进针、拔针),减少未知恐惧。

转移注意力:采血时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或与护士聊天,分散对疼痛的关注。

正视恐惧:若对针头极度敏感,可提前告知护士,选择经验丰富的采血人员或使用儿童专用细针头。

二、采血中的配合技巧:轻松完成“关键一针”

  1. 正确体位与姿势

坐姿放松:采血时保持坐直,手臂平放于桌面,掌心向上,避免手臂下垂或用力握拳。握拳过紧可能导致局部血流不畅,增加采血难度。

暴露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窝静脉(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需完全暴露手臂,避免衣物遮挡或皮肤褶皱。

  1. 采血过程中的“三不要”

不要看针头:盯着针头会加剧紧张情绪,建议看向远处或闭眼。

不要随意移动:采血时保持手臂静止,突然抽动可能导致针头移位,增加疼痛或需重复进针。

不要过度按压:采血中若感觉疼痛,可轻声告知护士,但勿用力按压或揉搓采血部位。

  1. 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

静脉细小或隐蔽:护士可能让您反复握拳-松拳,以促进静脉充盈;若仍难以采血,可尝试更换手臂或采用热敷。

多管采血顺序:若需采集多管血液(如紫管、黄管、蓝管),护士会按特定顺序操作,患者无需干预,但可提前了解以减少疑虑。

儿童采血技巧:家长可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等方式分散孩子注意力,护士会使用更细的针头并快速完成操作。

三、晕针的预防与处理:从容应对“突发状况”

  1. 晕针的常见原因

心理因素:对针头的恐惧、看到血液的生理反应。

生理因素:空腹、疲劳、体质虚弱或疼痛敏感。

环境因素:采血室拥挤、闷热或等待时间过长。

  1. 晕针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体检前):

提前告知护士晕针史,选择人少时段采血;

采血前吃少量早餐(如面包、饼干),避免空腹;

随身携带糖块或巧克力,防止低血糖。

二级预防(采血时):

采用平躺姿势采血,降低脑部缺血风险;

采血过程中与护士保持沟通,如“我现在感觉有点晕,请帮我调整姿势”。

三级预防(采血后):

静坐休息5-10分钟,避免立即起身;

饮用温水或含糖饮料,补充能量。

  1. 晕针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患者自救:

立即蹲下或平躺,抬高双腿,增加脑部供血;

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用拇指按压人中穴或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缓解头晕。

他人协助:

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喂食糖水或蜂蜜,快速提升血糖;

若意识丧失,立即拨打120并实施心肺复苏(仅限专业人员操作)。

四、采血后的护理:避免“小伤口”引发大问题

  1. 正确按压止血

按压时间:至少3-5分钟,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延长至10分钟。

按压方式:用无菌棉签或纱布垂直按压针眼,避免揉搓或侧压,防止皮下淤血。

误区纠正:不要用手指反复触摸针眼,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1. 观察与处理异常

局部淤青:24小时内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24小时后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持续出血:若按压10分钟后仍渗血,需重新按压并抬高手臂,必要时就医。

感染迹象:如针眼红肿、发热或疼痛加剧,可能是感染,需及时消毒或使用抗生素。

五、结语:采血是体检的“小关卡”,科学应对更从容

采血虽是小事,却藏着大学问。从体检前的充分准备,到采血中的默契配合,再到晕针的预防与处理,每一步都关乎体验与结果。记住:恐惧源于未知,而知识是消除恐惧的利器。掌握这些技巧,让采血从“煎熬”变为“轻松一刻”,为健康管理迈出坚实一步!

(张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 体检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