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许多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常常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抽筋。这种抽筋现象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透析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治疗效果。那么,血透后抽筋的原因是什么呢?脱水速度过快是否是主要原因?患者又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血透后抽筋的原因
(一)脱水速度过快
血液透析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透析过程中,通过透析机将血液中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移除,以达到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目的。然而,如果在透析过程中脱水速度过快,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这是导致抽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脱水速度过快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内的水分会向外渗透,导致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内电解质浓度相对升高。这种变化会干扰肌肉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肌肉痉挛,即抽筋现象。此外,血容量的急剧下降还会导致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肌肉组织的血液灌注,进一步加重肌肉痉挛的程度。
(二)电解质紊乱
除了脱水速度过快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外,血透患者本身也可能存在电解质失衡的问题。例如,低钙血症是血透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钙离子在肌肉收缩和神经传导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血钙水平过低时,肌肉的兴奋性会显著增加,容易引发抽筋。此外,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钾离子是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的重要成分,低钾血症会使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肌肉收缩无力和痉挛;镁离子则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低镁血症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抽筋的风险。
(三)干体重设置不当
干体重是指患者体内没有多余水分潴留时的体重,是透析过程中设定脱水量的重要依据。如果干体重设置过低,透析过程中会过度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进而引发低血压和肌肉痉挛。相反,如果干体重设置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等并发症,但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抽筋。因此,干体重的准确评估对于预防血透后抽筋至关重要。
(四)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血透后抽筋。例如,透析过程中使用了不合适的透析液,如透析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可能导致低钙血症,从而引发抽筋。此外,患者在透析间期饮食不当,如摄入过多含磷食物,导致血磷水平升高,也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引发低钙血症和抽筋。另外,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如某些降压药、利尿剂等。
二、如何预防血透后抽筋
(一)合理控制脱水速度
透析过程中脱水速度的控制是预防抽筋的关键。一般来说,透析时的脱水速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进行调整,避免过快脱水。通常建议脱水速度不超过10-12毫升/分钟。对于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较差的患者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脱水速度。透析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和心血管功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透析方案,合理控制脱水速度。
(二)纠正电解质紊乱
维持电解质平衡是预防血透后抽筋的重要措施。透析前,应常规检查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包括血钙、血钾、血镁等。如果发现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进行纠正。对于低钙血症患者,可在透析过程中适当增加钙离子的补充,如使用含钙透析液或静脉注射钙剂。对于低钾血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钾离子,但需注意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对于低镁血症患者,可在透析前或透析过程中给予镁剂补充。此外,患者在透析间期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含磷食物,以减少磷的潴留,从而降低低钙血症的发生风险。
(三)准确评估干体重
干体重的准确评估对于预防血透后抽筋至关重要。干体重的评估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透析过程中的反应。透析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水肿、呼吸困难、心慌等,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重、血压、心肺听诊等。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水平、血细胞比容、中心静脉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有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压或肌肉痉挛,应考虑干体重设置过低,需重新评估干体重,并在后续透析中进行调整。
(四)改善透析前饮食
透析间期的饮食管理对于预防血透后抽筋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的饮食原则,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豆类等,以减少磷的潴留。同时,应适当增加富含钙、镁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腐、绿叶蔬菜等,以维持电解质平衡。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口渴,增加水分摄入,导致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
(五)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血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和运动后应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但需注意,运动应在透析间期进行,避免在透析当天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透析效果。
(六)心理干预
血透患者长期接受透析治疗,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透析效果和身体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扰,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患者教育讲座、组织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感受,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三、血透后抽筋的紧急处理
尽管采取了上述预防措施,但血透患者仍可能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出现抽筋现象。当抽筋发生时,患者和家属应保持冷静,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一)局部按摩
当肌肉抽筋时,可对抽筋部位进行局部按摩。按摩时应从抽筋部位的近端向远端进行,用力适中,以缓解肌肉痉挛。例如,小腿抽筋时,可一手托住患者脚部,使脚部背伸,另一手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可持续10-15分钟,直至抽筋缓解。
(二)热敷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对抽筋部位进行热敷,温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热敷时间可持续15-20分钟。但需注意,热敷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对于感觉迟钝的患者,应特别小心。
(三)补充钙剂
如果怀疑抽筋是由于低钙血症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对于轻度低钙血症患者,可口服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对于中重度低钙血症患者,可在透析过程中静脉注射钙剂,但需注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高钙血症。
(四)调整透析参数
如果抽筋是由于透析过程中脱水速度过快或干体重设置过低引起的,应及时调整透析参数。可适当降低脱水速度,增加透析时间,以减轻血容量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对于干体重设置过低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评估干体重,并在后续透析中进行调整。
(五)及时就医
如果抽筋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心慌、头晕、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明确抽筋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张丽娟 滑县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