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手段,而术后精心护理对于保障患者呼吸顺畅、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气管切开后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气道湿化与温化
正常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的功能,气管切开后,这一生理功能受损,易导致气道干燥、痰液干结,堵塞气道,影响呼吸。因此,需重视气道湿化与温化。
可采用蒸汽吸入、雾化吸入等方式增加气道湿度。使用无菌蒸馏水或专用的湿化液进行雾化,根据患者痰液的黏稠度调整雾化频率,一般每日 2 - 4 次。同时,可在气管套管口覆盖湿润的无菌纱布,起到一定的湿化和过滤作用,但要注意及时更换,防止细菌滋生。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 50% - 60%,温度在 22 - 24℃,有助于患者呼吸道的舒适,减少干燥刺激,利于痰液排出,保障呼吸顺畅。
二、气道清洁与吸痰护理
及时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是保持呼吸顺畅的核心环节。吸痰操作应遵循无菌原则,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前先将吸痰管插入无菌盐水中试吸,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及负压是否合适。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先吸净气管套管内的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将口腔内的细菌带入气管。吸痰深度以不超过气管套管末端为宜,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停留,以免引起黏膜损伤出血。
根据患者痰液量和黏稠度确定吸痰的频率,一般每 1 - 2 小时吸痰一次,若听到痰鸣音或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情况,应及时吸痰。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相应处理。
三、气管套管护理
保持气管套管固定牢固,防止套管移位、脱出或堵塞。定期检查套管固定带的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导致套管滑脱。
每日清洁消毒气管套管周围的皮肤,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拭,再用碘伏消毒,然后涂抹适量的抗生素软膏,预防局部感染。注意观察气管套管周围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定期更换气管套管内芯,一般每周 1 - 2 次,防止内芯被痰液堵塞。更换内芯时,要先吸净痰液,然后迅速更换,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四、病情观察与体位管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异常情况。同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性状,若痰液呈黄色脓性、量增多或有血性痰,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气道损伤,应及时通知医生。
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抬高床头 30° - 45°,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减少误吸的风险。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松动和排出,一般每 2 小时翻身一次,拍背时从下往上、从外往内,手法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剧烈咳嗽和不适。
五、预防并发症
除了上述针对性护理措施外,还需积极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的各种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 2 - 3 次,预防口腔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工作繁琐而细致,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呼吸顺畅与生命安全。医护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护理技能,通过全面、精心的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恢复条件,帮助其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走向康复。
(李莉莉 新蔡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