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室这个特殊战场,医患沟通犹如关键弹药,精准有效方能制胜。掌握技巧,才能跨越信息鸿沟,化解矛盾误解,构建信任堡垒。
一、倾听:奏响共情旋律
患者及家属踏入急诊,满心焦虑恐慌。此时,医生应化身耐心听众,给予充分倾诉时长。比如遭遇车祸伤者,身体剧痛且惊魂未定,医护人员边紧急处理伤口,边轻声安抚“您别急,慢慢说,把经过讲清楚,这样我能更好帮您”,诱导其吐露事故细节,既助自身精准判断伤情,又让患者感到被重视,情绪得以舒缓,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心理基石。
护士接诊时,也需全程专注倾听家属诉求。老年患者突发疾病,子女焦急万分,言语琐碎重复,护士应温和回应“您讲的很重要,孩子病情我们一定用心对待”,配合点头、眼神交流,彰显尊重理解,使其慌乱之心稍安,避免因觉得被敷衍而滋生不满。
二、解释:驱散专业迷雾
急诊检查项目多、流程快,患者常一头雾水。医生需用通俗比喻拆解复杂医嘱。面对需做 CT 检查的患者,解释“这就像给您身体内部拍一张高清照片,能清楚看到受伤或病变地方,几分钟就好,没痛苦”,将抽象术语具象化,消除恐惧疑惑;告知输液作用时,类比“这些药水如同小卫士,进入身体打败病菌,帮您恢复体力”,形象阐释让患者明白治疗意义,提升配合度。
对于病情告知,坦诚且谨慎。若患者病情危重,先铺垫“接下来我要跟您说个比较严肃情况,您别太担心,我们一起面对”,再详细说明现状、治疗方案与风险,用数据支撑“手术成功率有[X]%,我们会全力争取最好结果”,赋予患者知情权,让其参与决策,减少未知带来恐慌,增强对抗病魔信心。
三、态度:传递温暖力量
急诊节奏快、压力大,但医护人员表情不能“冷”。微笑是最好的名片,患者进门瞬间,一个微笑、一句“您好,别着急,我们马上处理”,如春风拂面,缓解紧张氛围;操作失误时,真诚致歉“真不好意思,让您多受苦了,我再调整一下”,而非推诿辩解,诚恳态度可化干戈为玉帛。
说话语气亦关键。摒弃命令式,采用商量口吻“咱们现在做个简单包扎好不好,这样能防止伤口感染”,征得同意同时,拉近医患距离;遇到棘手病患,保持沉稳语调“您放心,我们团队经验丰富,会想尽办法解决”,传递可靠安全感,稳住患者情绪,避免冲突升级。
四、肢体语言:无声胜有声
查房时,轻轻握住患者手,传递安慰;儿童就医哭闹,俯身抚摸头顶、轻拍肩膀,给予亲切安抚;老人行动不便,搀扶一把、协助翻身,用行动诠释关怀。这些细微动作,胜过千言万语,是默契与信任的催化剂,让患者在病痛中感知温暖陪伴,筑牢医患和谐根基。
急诊室虽忙碌紧迫,但雕琢沟通细节、巧用技巧,便能化紧张为融洽,使医患携手共战病魔,让生命通道畅通无阻,驶向健康彼岸。
(李莉莉 新蔡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