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医疗的领域中,心肺复苏术(CPR)犹如一盏明灯,为那些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的患者照亮了生存的希望之路。它是一套争分夺秒、严谨而有效的生命支持技术,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生死存亡,是守护生命最后防线的关键所在。
当灾难突如其来,无论是因心源性猝死、意外事故还是其他缘由导致心脏停搏,大脑会迅速陷入缺血缺氧的困境,时间每流逝一秒,脑细胞就大量死亡,生命也随之逐渐消逝。而心肺复苏术就是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试图力挽狂澜。其首要关键步骤便是识别心脏骤停迹象,一旦发现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如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施救者必须立即反应,此时容不得丝毫犹豫与耽搁,因为黄金救援时间仅短短几分钟。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操作之一。施救者需双手交叠,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频率至少 100 次/分钟,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每一次按压都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够有效充盈血液,模拟心脏的自然搏动,将血液泵向全身。这看似简单的按压动作,实则需要施救者具备足够的力量与节奏感,持续不断地为生命注入动力,就像一台永不熄火的生命引擎,维持着身体最基本的血液循环,为各器官组织送去至关重要的氧气与养分,延缓器官衰竭的步伐。
开放气道同样至关重要。清理患者口中异物,抬头仰颌,确保气道通畅,使空气能够顺利进出肺部。这一步骤犹如打通生命通道的关键环节,若气道阻塞,即便有再有力的胸外按压,氧气也无法进入体内,复苏也只是徒劳。随后进行人工呼吸,施救者需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紧密吹气,每次持续约 1 秒,观察到患者胸廓起伏即为有效。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相互配合,按照 30:2 的比例循环进行,以维持人体基本的气体交换,为细胞代谢提供微薄却珍贵的能量来源。
在这场与死神较量的战斗中,心肺复苏术并非一人之力可完成。它需要周围目击者的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获取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需要施救者持续专注、手法精准地实施每一个动作;更需要全社会对这项技能的普及与重视。当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术,就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让一个个濒危的生命有机会重获新生,让那些原本可能破碎的家庭重新拥抱希望。它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展现,更是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捍卫,是我们在面对无常命运时,用知识与行动书写的生命奇迹之书,每一页都承载着爱与责任,每一次按压、每一次吹气,都是对生命不放弃的执着追求。
(李莉莉 新蔡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