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室这个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上,先进的急救设备犹如战士们的精良武器,为挽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提供关键支持。以下将对几种常见的急诊急救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一、除颤仪
除颤仪是急诊室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正常心律。当心脏发生室颤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处于紊乱状态,无法有效收缩泵血,除颤仪的作用便是通过瞬间释放高能量电脉冲,使心脏所有细胞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心律,让心脏重新恢复正常的节律和收缩功能。
现代除颤仪操作简单便捷,配备有清晰的显示屏,可实时显示患者心电图波形,医护人员能据此迅速判断是否需要除颤以及选择合适的能量级别。除颤仪还具备多种除颤模式,如同步除颤和非同步除颤,以适应不同心律失常类型的治疗需求。例如,对于心室颤动等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通常采用非同步除颤;而在某些伴有 R 波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则使用同步除颤,确保电击脉冲落在 R 波下降支,避免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二、心电监护仪
心电监护仪能够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重要生命体征参数,为医护人员提供实时、准确的病情信息。它就像患者的“生命监测雷达”,时刻警惕着生命体征的变化。
通过电极片与患者身体相连,心电监护仪可以连续记录心电图波形,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情况。同时,利用血压袖带定时自动测量血压,反映患者的循环状态;血氧饱和度探头夹在手指或耳垂上,监测血液中氧气的含量,一旦血氧饱和度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呼吸功能障碍或循环衰竭等问题。这些数据不仅显示在监护仪的屏幕上,还能设置报警阈值,当生命体征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治疗方案、进行紧急处理等,从而保障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三、呼吸机
呼吸机在急诊抢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替代或辅助患者的呼吸功能,为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有效的通气支持。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肌疲劳、严重肺部疾病(如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枢性呼吸抑制等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可以通过不同的通气模式,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合适的通气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确保患者肺部能够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维持正常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呼吸机还配备了完善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气道压力、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参数,以及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通气模式和参数,保证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一些高端呼吸机还具备特殊的通气功能,如肺复张功能、呼气末正压通气等,可针对不同的肺部病理生理改变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 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除颤设备,专为公共场所及非专业医护人员设计的急救设备,旨在第一时间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除颤治疗,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它具有智能化的操作系统,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当检测到可除颤心律时,AED 会发出清晰的语音提示,指导使用者按照简单的步骤进行操作,如打开包装、暴露患者胸部、将电极片粘贴在正确位置、按下放电按钮等。整个过程无需专业人员操作,普通民众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使用方法,大大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的可能性。
总之,这些急诊常用急救设备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凭借先进的科技力量,在急诊救治中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生命的奇迹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得以绽放。
(李莉莉 新蔡县人民医院 急诊医学科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