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CT检查时的“辐射”可怕吗?一文读懂检查安全那些事

2025-07-02 19: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领域,CT检查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无论是头疼脑热、跌打损伤,还是更为复杂的病症,医生常常会开具CT检查的医嘱。然而,提到CT检查,很多人都会心生顾虑,那就是它所带来的“辐射”。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CT检查的安全性究竟如何?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CT检查中的辐射问题,读懂那些关于检查安全的事儿。

CT检查原理与辐射产生

CT,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简单来说,就像是把人体切成无数个薄片,然后通过计算机将这些薄片的影像重建,从而让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身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详细情况,其扫描过程就像切薄薄的黄瓜片一样,一片一片地对人体进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X射线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辐射。X射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当它穿透人体时,会与人体组织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使原子失去电子而发生电离,这个过程可能会对人体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但这并不意味着CT检查就充满危险,因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关键在于辐射剂量的大小。

CT检查辐射剂量知多少

在医学上,通常用毫西弗(mSv)来衡量辐射剂量的大小。地球上每个人每年受到的天然辐射平均约为3mSv,这些天然本底辐射来自宇宙射线、土壤、空气、水和食物等,它们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而放射工作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到的辐射剂量安全范围控制在25mSv,最大不超过50mSv。

那么,一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是多少呢?一般而言,一次胸部平扫接受的辐射剂量约为6mSv,一次胸部增强扫描接受的辐射剂量约为5-15mSv;一次头部CT的辐射剂量在1-2mSv之间;腹部CT的辐射剂量在5-10mSv之间。可以看出,常规的CT检查辐射剂量虽然高于天然本底辐射,但远低于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剂量水平。只有当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100mSv时,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伤害。所以,从辐射剂量的角度来看,单次或偶尔进行CT检查,是相对安全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CT检查以及不同类型的CT设备,其辐射剂量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低剂量CT的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低于普通CT,一次胸部低剂量CT的扫描辐射剂量约为1mSv,通常为普通胸部CT扫描的1/5-1/6,但在肺部病变发现能力和诊断效果上却与普通胸部CT相当,这也是目前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不断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检查效果。

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影响

尽管单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处于安全范围,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辐射对人体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长期或频繁接受高剂量的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是因为辐射可能会破坏人体细胞的DNA结构,导致基因突变,如果细胞的自我修复机制无法正常工作,这些突变的细胞就有可能发生癌变。

除了致癌风险,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辐射的影响更为明显。比如孕妇,特别是怀孕早期(前三个月),胎儿对辐射极为敏感,CT辐射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发育迟缓甚至流产,因此,孕妇除非是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一般不建议进行CT检查。如果必须进行,医生会在检查前充分评估利弊,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胎儿受到的辐射剂量。

儿童也是对辐射敏感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细胞分裂活跃,对辐射的耐受性较低。频繁的CT检查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加他们成年后患癌的风险。所以,在为儿童进行CT检查时,医生会更加谨慎,尽量选择低剂量扫描方案,并做好性腺等敏感部位的防护。

此外,辐射还可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剂量的辐射会杀伤白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也可能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疾病。不过,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受到极高剂量辐射的情况下,常规的CT检查很少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CT检查的必要性与风险权衡

既然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那为什么医生还会经常开具CT检查的医嘱呢?这是因为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CT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如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对于一些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病变,容易出现影像重叠而导致漏诊;而CT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三维图像,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早期发现疾病、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关键意义。

例如,在肺癌的早期筛查中,低剂量CT能够发现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大大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在脑部疾病的诊断中,CT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病变,对于及时治疗和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所以,在考虑是否进行CT检查时,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权衡CT检查带来的诊断益处和潜在的辐射风险。如果CT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是必要的,那么其潜在的健康益处通常会超过辐射风险。患者也应该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积极配合检查,不要因为过度担心辐射而拒绝必要的CT检查,从而延误病情。

降低CT检查辐射风险的方法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CT检查中的辐射风险,医疗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设备技术层面来看,现代CT设备不断升级,采用了更先进的扫描技术和软件优化算法,以降低辐射剂量。例如,管电压动态调节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等因素自动调整管电压,对于体重较轻的患者降低管电压,从而减少辐射剂量;智能mA技术能够根据扫描部位的厚度自动调节电流,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辐射;迭代重建算法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重建出高质量的图像,降低了对高剂量辐射的依赖。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和技师也会采取各种防护措施。比如,使用多叶准直器精确控制扫描野,只对需要检查的部位进行照射,减少无效辐射;为患者提供铅衣、铅围脖等防护用品,遮盖甲状腺、乳腺、性腺等对辐射敏感的部位;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采用主动呼吸门控技术,仅在吸气末触发扫描,减少扫描帧数,从而降低辐射剂量;对于腹部CT检查,会训练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以降低因呼吸运动产生的额外剂量。

患者自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辐射风险。在检查前,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过敏史以及是否怀孕或备孕等情况,以便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案和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检查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和技师的指示配合检查,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因体位移动导致图像模糊而需要重新扫描,增加辐射剂量。如果不是病情诊断必需,应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多次进行CT检查。

正确认识CT检查辐射,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CT检查时的“辐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虽然CT检查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但在正常情况下,其辐射剂量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单次或偶尔进行CT检查对人体的危害极小。而且,CT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发现病变,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CT检查辐射,既不盲目恐惧,也不忽视其潜在风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进行CT检查,并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辐射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更要谨慎对待CT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CT检查会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刘勇玲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CT室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