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梗患者康复期护理重点:3 个训练方法提升恢复效果

2024-06-19 15: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梗,即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当患者度过急性期进入康复期,科学有效的护理与针对性训练成为改善肢体功能、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关键。据统计,及时开展系统康复训练的脑梗患者,在半年内肢体功能恢复率可提升 40% 以上。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康复期的三个核心训练方法,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一、肢体功能训练:从卧床到行走的进阶之路 
脑梗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如一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肢体功能训练就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对肢体的控制能力,提高生活自理水平。 

(一)卧床期训练:预防并发症,激活肌肉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应尽早开始卧床期训练。首先是良肢位摆放,这是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和压疮的重要措施。患者仰卧时,应在患侧肩胛骨下方垫薄枕,使肩胛骨向前突出,上肢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方垫枕,使髋关节稍内收、内旋,膝关节微屈。侧卧时,患侧在上,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方的下肢伸直,上方的下肢屈曲,两腿之间垫软枕。 

除了良肢位摆放,被动运动也必不可少。家属或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依次活动肩、肘、腕、指、髋、膝、踝等关节,每个关节做 5 - 10 次屈伸、旋转运动,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引起疼痛或损伤。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按摩,从远端向近端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二)离床期训练:坐立、站立与行走 
当患者肢体力量有所恢复,能够自主翻身时,就可以进入离床期训练。首先是坐起训练,患者先侧卧位,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缓慢坐起,在床边保持坐位 5 - 10 分钟,逐渐延长时间。坐起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患者双手叉握,伸向前方,家属在旁边保护,让患者进行左右、前后的重心转移,增强平衡能力。 

接着是站立训练,患者在他人帮助下,从床边慢慢站起,双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家属在前方扶住患者的腰部或双手,帮助患者保持站立姿势。开始时每次站立 1 - 2 分钟,逐渐增加到 10 - 15 分钟。站立训练稳定后,进行行走训练,患者先在平行杠内练习行走,双手握住平行杠,迈患侧脚,再迈健侧脚,反复练习。之后可以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二、语言功能训练:重建沟通桥梁 
约 40% - 50% 的脑梗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包括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表现为语言表达、理解、阅读和书写等方面的困难;构音障碍则是由于发音器官肌肉无力或不协调,导致说话含糊不清。通过科学的语言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重新与外界交流。 

(一)失语症训练:从单字到句子 
对于失语症患者,训练要从简单到复杂。初期可以进行单字训练,选择患者熟悉的事物名称,如 “苹果”“水杯” 等,让患者反复跟读,同时配合图片或实物,帮助患者理解和记忆。当患者能够准确说出单字后,进行词语训练,将单字组成词语,如 “红苹果”“玻璃水杯” 等,增加语言的丰富性。 

接下来是句子训练,从简单的主谓句开始,如 “我吃饭”“他喝水”,逐渐过渡到复杂的句子。在训练过程中,要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耐心倾听,不要打断患者,即使患者表达不准确,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还可以通过对话、讲故事、看图说话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构音障碍训练:强化发音器官 
构音障碍患者需要进行发音器官的功能训练。首先是口唇训练,让患者进行噘嘴、咧嘴、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每次做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增强口唇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然后是舌部训练,患者可以伸出舌头,向左右、上下运动,还可以用舌尖舔嘴唇周围,或者将舌头顶住上颚,做弹舌动作。 

发音训练也是构音障碍训练的重要内容。从简单的元音发音开始,如 “a”“o”“e”,再到辅音发音,如 “b”“p”“m” 等。训练时要让患者注意发音的部位和方法,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纠正错误的发音。同时,可以配合呼吸训练,让患者学会腹式呼吸,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息支持。 

三、认知功能训练:唤醒大脑活力 
脑梗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这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记忆力训练:多种方法结合 
对于记忆力减退的患者,可以采用重复训练法,让患者反复记忆一些数字、词语或图片,如电话号码、家人名字、常见物品图片等,每天进行多次训练,逐渐延长记忆的时间和数量。也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记忆 “1818” 这个数字,可以联想为 “要发要发”,增强记忆效果。 

此外,还可以制作记忆卡片,在卡片上写上词语、句子或画上图案,让患者进行回忆和复述。同时,鼓励患者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二)注意力训练:游戏与任务结合 
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如拼图游戏,选择难度适中的拼图,让患者集中注意力完成拼图;还有找不同游戏,给患者展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让他们找出其中的差异。也可以给患者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衣物、摆放餐具等,要求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执行力。 

(三)思维能力训练:逻辑与创造力并重 
思维能力训练可以从简单的逻辑推理开始,如让患者进行物品分类,将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分别归类;或者进行数字排序,将打乱顺序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创造性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康复期护理注意事项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 30 - 60 分钟,每天进行 2 - 3 次。训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疼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告知医生。同时,要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身体恢复。此外,心理护理也至关重要,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训练。 

脑梗患者康复期的护理和训练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以及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方红卫 浚县新镇中心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