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产后康复,经络疏通赶走月子病

2025-07-08 08:4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产后女性身体经历了分娩的巨大变化,气血亏虚、筋骨松弛,若调养不当,极易被月子病缠身,诸如腰酸背痛、关节疼痛、怕风畏寒、体虚易乏等,这些病症看似不起眼,却如影随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中医产后康复里的经络疏通之法,恰似一把驱散阴霾的利剑,为产妇重塑健康根基。

经络不通,月子病生

人体经络仿若纵横交错的河流,气血是潺潺流淌的水流,滋养着脏腑肢节。分娩时耗气伤血,经络失于濡养,加之产后百脉空虚,风寒湿邪趁虚而入,便会在经络中“安营扎寨”。比如,产后久坐或弯腰哺乳姿势不当,会使腰部经络受阻,气血不畅,引发腰痛;颈部受凉,风寒之邪侵袭颈项经络,导致僵硬酸痛,活动受限。这些病理产物淤积经络,日久形成顽疾,月子病就此落下根来。

经络疏通原理:唤醒身体自愈力

中医经络疏通遵循整体观念,通过艾灸、推拿、针刺等手段,激发经络气血运行。艾灸借艾草辛温之力,温热刺激穴位,如点燃身体的能量库,使阳气得充,循经传导,驱散寒湿之邪。像对足底涌泉穴施灸,肾经得温,有助于引火归元,改善产后虚寒怕冷症状。推拿则以手法技巧,推揉拿捏肌肉筋骨,直接作用于经络循行之处,疏通瘀滞,调和气血。专业的推拿师按揉产妇肩井穴,能放松肩颈肌肉,缓解因抱娃喂奶导致的肩部劳损,让气血重新畅行肩部经络。针刺更是精准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虚实,内关穴进针,可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解决产后心神不宁、脾胃虚弱问题,从根源上打通经络关卡,恢复气血平衡。

实操案例见证成效

邻里王女士,产后未满月便频繁头痛,遇风加重,多方求医无果。后尝试中医经络疏通,医师先沿头部两侧胆经轻轻推拿,按揉太阳、率谷等穴,疏通局部气血;再配合艾灸风池、大椎穴,散风驱寒。数次治疗后,头痛锐减,出门不再惧风吹,面色也红润起来,这是经络通畅、邪气排出体外的表现。还有李女士,产后手腕腱鞘炎发作,疼痛难忍,握拳都困难。针灸结合推拿治疗,取阳溪、合谷等手部穴位,一周后炎症消退,手腕灵活如初,经络疏通让她重拾生活便利。

日常养护延续康复之路

产后康复非一朝一夕之功,家庭日常护理同样关键。产妇需注意保暖,避开风口,穿戴适宜,防止风寒入侵经络。饮食上,多食红枣、桂圆、黑芝麻等补血益气之物,滋养经络气血。适当运动不可少,如产后瑜伽、散步,舒展肢体,促进气血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家属可协助按摩背部膀胱经、四肢经络,简单按压、轻揉,助力产妇维持经络畅通。

总之,中医产后康复的经络疏通法,是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为产妇抵御月子病侵袭筑牢防线。只要精准施治、悉心调养,每位新妈妈都能在产后找回元气满满的自己,远离月子病困扰,开启温馨惬意的育儿生活新篇章。

(马秀玲 周口市中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