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ICU的门,先闻到的不是预想的寒意,倒是消毒水味里混着生命的气息。这儿每一秒都数着过,连呼吸都被盯着。亮着绿光的监护仪滴答响着,像守着命的岗哨,别看机器转得冷冰冰,里头藏着多少外人不知道的暖心事。
监护仪:生命的“仪表盘”
头回站在 ICU 门外,墙上的大屏幕和床头那些闪着光的机器看得我直发懵。护士小张瞧出我紧张,咧嘴笑了:“这些家伙就跟汽车仪表盘似的,能瞅见病人这会儿‘身子骨怎么样’。”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线说,那条忽高忽低的绿线是心跳,缓下来的时候像水纹轻轻晃,急起来就跟小河奔涌似的;旁边的数字是血氧,过了 95,就说明喘气顺溜;还有血压、喘气快慢这些数儿,凑一块儿就跟天气预报似的,能看出人这会儿好不好受。
这些数儿也不是各管各的。有回隔壁床大爷心跳突然窜上去,监护仪“嘀嘀” 叫得刺耳。护士们听见动静立马围过去,一边调药一边温声哄着:“大爷别慌,我们在呢。”没几分钟,那绿线慢慢平下来,叫声停了,病房里又只剩机器嗡嗡响。小张叹口气:“机器是凉的,可盯着这些数儿的人心里是热的。不光得看数字跳,还得琢磨这数儿背后,病人有多难受,心里盼着啥。”
探视窗里的双向奔赴
ICU的探视时间就那么点儿,每次就半小时,可这点儿时间里藏着多大的劲儿啊。我妈因为肺炎住进那儿的时候,我爸天天都提前半小时在门口等着。隔着那扇探视窗,他举着块写着字的硬纸板,上面写着:“今儿天好,等你好了咱去公园晒晒太阳。”我妈戴着呼吸机说不了话,就使劲眨眨眼应着。有回,我妈手指头稍微动了动,护士眼尖,马上看见了,把我爸的手放进我妈手里,说:“阿姨想握握您的手呢。”监护仪上那心跳的波浪线一下子柔和了,血氧也悄悄往上跳了两个数。护士说:“家里人的陪伴才是最好的药,好多时候,爱比那些仪器更能稳住身子。”医生护士们也在悄悄帮着搭起沟通的桥。护士长李姐天天拿手机拍些阿姨的样子,给大叔看她喝了多少水,咳没咳嗽。“我们不光治身子,更得安人心。”李姐说,好多病人醒着的时候总惦记家里人,一焦虑反倒影响病情,“让他们明白有人盼着,比啥药都顶用。”
仪器之外的人文刻度
ICU 里跳动的数字背后,藏着太多人心的温热。记得有个 20 岁的小伙子,车祸后腿骨断了还感染了,每次清理伤口都疼得蜷起身子。护士小王瞅见他总哼周杰伦的歌,治疗时就偷偷放起他爱听的曲子。《稻香》一出来,监护仪上的血压曲线慢慢平稳了,小伙子也不用死死咬着牙了。
还有位得阿尔茨海默病的奶奶,夜里总爱闹脾气。护士们没随便用镇静药,反倒轮流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捡些小时候的事儿跟她唠。“听同事说奶奶以前是老师,总念叨自己的学生。”护士小陈说,一提“红领巾”“黑板报”这些词,奶奶眼睛里就有了光,监护仪上的呼吸节奏也缓下来了。
这些事儿总让我觉得,ICU 里的治疗哪只是冰冷的技术啊。医生开治疗方案时,会琢磨病人的职业喜好,连爱吃什么都记在心上;护士打针前,会先揉揉血管,轻声说 “可能有点胀,一下就好”;连搞卫生的阿姨,都特意把窗户擦得透亮,好让太阳照进屋里来。
走出 ICU 的生命启示
母亲转出ICU那天,阳光从窗外钻进来,落在监护仪上,映出一圈暖融融的光。回头看这个曾让我发怵的地方,才觉那些闪着光的仪器、来回穿梭的身影,都藏着对生命的敬重。监护仪上的数字总在跳,但医生护士的上心从没变过。探视的时间短,可家里人的挂念和疼爱,怎么也断不了。
ICU这地方像个闯关的地儿,生命脆得像张纸,可人的骨头却硬得很。屏幕上跳的数,都是命在憋着口气;仪器一叫,像在喊魂似的,把快飘走的魂儿往回拽。仪器缝里藏着的笑、握的手、说的话,能把人稳稳托住。李姐总说,咱们跟病人家属一道,跟阎王爷抢时辰,也是在慢慢攒着盼头。
(丁天龙 丰宁县医院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