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复杂代谢世界里,糖尿病宛如一场突如其来的“血糖风暴”,打破机体内部血糖平衡的宁静。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作用受损,血糖便如脱缰之马,肆意奔腾,给身体各器官、组织带来诸多潜在危害。然而,通过科学的认知、合理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这场“风暴”并非不可平息。
饮食管控是平息“血糖风暴”的基础防线。摒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如同为失控的血糖列车扳下制动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全谷物、蔬菜、豆类等成为餐桌主角,它们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避免血糖急剧上升。例如,一碗燕麦粥比精米白面制成的主食更利于血糖稳定,蔬菜中的芹菜、西兰花等富含纤维,可增加饱腹感且对血糖影响甚微。控制每餐主食量,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将全天热量合理分配,防止一次性进食过多致血糖飙升,就像细水长流般为身体持续供能,维持血糖平稳波动。
运动锻炼是驱散“血糖阴霾”的有力法宝。规律且适度的运动,能让肌肉细胞对葡萄糖敞开大门,使其摆脱在血液中“游荡”的命运,进入细胞内转化为能量。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150 分钟,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助力血糖代谢。比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坚持每日饭后散步半小时,一段时间后,血糖数值较前明显改善。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轻身体负担,因为肥胖常与胰岛素抵抗相伴相生,减重恰似为血糖调控卸下沉重包袱,使身体恢复对血糖的良好调控能力。
药物治疗在应对糖尿病时扮演关键角色。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双胍类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肝糖输出,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等,医生依据患者病情精准调配。对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者,胰岛素注射不可或缺,它犹如外援兵力,补充体内胰岛素不足,直接降低血糖。随着科技发展,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精准输注,为血糖平稳保驾护航。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否则可能打乱血糖控制节奏,引发病情波动。
血糖监测则是掌控“血糖风云”的晴雨表。定期检测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 2 - 3 个月血糖平均水平),让患者与医生洞悉血糖变化趋势。家用血糖仪方便实时监测,如同为身体安上血糖“监控器”,便于及时调整饮食、运动与治疗方案。若发现血糖异常波动,能迅速排查原因,是食物选择不当、运动过量,还是药物副作用,从而针对性解决,确保血糖始终处于安全区间。
心理调适亦不容忽视。糖尿病需长期管理,患者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而负面情绪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加重血糖紊乱。保持乐观心态,加入病友互助组织,分享抗病经验,缓解心理压力。家人给予理解、支持与陪伴,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助患者以积极心境面对疾病,增强战胜“血糖风暴”的信心。
糖尿病虽似来势汹汹的“血糖风暴”,但凭借饮食、运动、药物、监测与心理全方位的精细管理,患者完全有能力驯服这头“猛兽”,重归健康生活轨道,让身体再次沐浴在血糖平稳的暖阳之下,开启从容应对疾病的新征程。
(张云 许昌红月糖尿病医院 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