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长期失眠可能会对身体的哪些内脏器官造成影响?

2024-07-26 14: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长期失眠,正在悄悄侵蚀你的内脏健康。在现代社会,“睡不着” 已非罕见困扰,从都市白领到退休老人,越来越多人受失眠困扰。偶尔失眠或许无明显不适,但持续超过一个月,身体警报就该拉响 —— 那些看不见的内脏器官,正被失眠持续损伤。​

心脏作为永不停歇的 “泵血机”,对睡眠依赖极大。正常睡眠中,心脏进入 “休整模式”,心率下降 15-30 次 / 分钟,血压降低,这种昼夜波动是心肌修复关键时段。长期失眠者的心脏被迫 “加班”,夜间血压高、心率变异性低,如同高速运转的发动机,零件加速磨损。数据显示,持续失眠超 6 个月者,高血压发病率是常人的 2.3 倍,冠心病风险达 1.8 倍。更危险的是,失眠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易形成血栓,这是年轻人突发心梗的隐形原因。​

肝脏这个 “代谢工厂”,在失眠面前很脆弱。凌晨 1-3 点是肝经当令,肝脏解毒功能达峰值,需深度睡眠完成糖原合成、毒素分解等工作。长期熬夜或失眠会打断此过程,导致代谢紊乱、转氨酶升高。研究发现,失眠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比常人高 40%,与夜间肝脏无法正常处理脂肪有关。睡眠不足还会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失衡,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堆积肝脏,形成恶性循环。熬夜后右肋隐痛,可能是肝脏的求救信号。​

肾脏这个 “净化过滤器”,功能与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它每天过滤约 180 升血液,需在睡眠中 “维护校准”。深度睡眠时,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率降 15%-20%,肾小管重吸收增强,这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机制。长期失眠打破平衡,导致夜间尿量多(夜尿超 2 次)、尿蛋白排泄增加。更需警惕的是,睡眠不足激活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引发肾脏血管收缩,长期如此会加快肾小球硬化。针对慢性肾病患者的调查显示,83% 确诊前有两年以上失眠史,并非偶然。​

胃肠道是 “情绪化” 器官,睡眠是其 “情绪开关”。睡眠中,胃肠道蠕动节奏变化,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促进黏膜修复和消化液分泌。长期失眠扰乱节奏,导致动力紊乱 —— 有人凌晨空腹胃痛,是胃酸失调;有人腹胀便秘,因肠道蠕动降 30% 以上。睡眠剥夺还破坏肠道菌群,有害菌繁殖,诱发慢性肠炎甚至肠易激综合征。观察发现,持续失眠者患胃溃疡风险是常人的 2.1 倍,与夜间皮质醇升高导致胃黏膜防御下降直接相关。​

胰腺是血糖调控核心,深藏胃后。深度睡眠时,它分泌足量胰岛素,配合肝脏储备糖原,维持夜间血糖稳定。长期失眠让胰腺 “功能紊乱”,胰岛素敏感性降 30% 以上,胰高血糖素增加,像失控的调节器,使空腹血糖偏高。早期可能仅餐后血糖波动,久了会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甚至 2 型糖尿病。研究表明,每天睡不足 6 小时者,糖尿病发病率是常人的 1.7 倍,彻夜难眠者则达 4.5 倍。​

肺部虽无明显昼夜节律,但长期失眠会削弱其防御。睡眠时呼吸减慢,肺泡规律扩张收缩,促进分泌物排出。失眠者呼吸浅快,痰液积聚支气管,增加感染风险。睡眠不足还降低呼吸道纤毛摆动效率,让病原体易侵入。数据显示,长期失眠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概率比常人高 60%,肺炎住院率也上升,与夜间免疫力下降、气道防御减弱有关。​

大脑这个 “指挥中枢”,受损易被感知,但其伤害会间接影响所有内脏。深度睡眠时,大脑启动 “排毒系统”,通过脑脊液清除 β- 淀粉样蛋白,这是预防认知衰退的关键。长期失眠阻断此过程,导致神经毒素堆积,还引发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亢进,使全身处于慢性应激状态。这种神经内分泌紊乱像多米诺骨牌,影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

这些被失眠侵蚀的内脏,都在发求救信号 —— 凌晨心悸、右肋隐痛、夜尿多、空腹胃痛、血糖波动、反复咳嗽…… 这些孤立症状,都是长期睡眠不足的伤痕。好在睡眠修复能力强,重建规律作息,保证 7-8 小时优质睡眠,受损器官能逐渐恢复。对身体最好的保养,不是昂贵补品,而是安稳睡眠。重视睡眠,就是守护内脏健康。

(杨东林 林州市东岗卫生院 内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