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和分泌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偶尔的咳嗽无需过度担心,但当咳嗽持续超过 3 周,甚至长达数月时,就可能是呼吸系统发出的 “求救信号” 了。这种迁延不愈的咳嗽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隐藏着多种潜在的疾病,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排查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是导致长期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多发。这类患者的咳嗽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的冬季或气温骤降时症状会加重,而夏季则可能有所缓解。咳嗽多以清晨起床后最为明显,痰液通常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若合并感染,痰量会增多,颜色也可能变为黄色脓性。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短的症状,这是因为气道长期受到炎症刺激,黏膜增厚、管腔狭窄,影响了气体的正常交换。如果不及时干预,慢性支气管炎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肺功能。
支气管扩张症也是引起久咳不愈的重要因素,其典型表现为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咯血的症状。这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了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导致支气管变形、持久扩张。患者的痰液往往分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液和坏死组织,且每天的痰量可达数百毫升。感染发作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支气管扩张症多继发于儿童时期的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疾病,通过高分辨率 CT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主要症状就是慢性咳嗽,而没有明显的喘息、气促等表现,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这类患者的咳嗽通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运动、吸入冷空气、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后也可能诱发或加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痰液较少,使用普通的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后症状会明显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患者的气道黏膜对各种刺激因子过度敏感,引发气道痉挛,从而导致咳嗽。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咳嗽症状多为长期低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伴随出现。咳嗽初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咳痰,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出现大咯血。肺结核的咳嗽没有明显的时间规律,但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果身边有肺结核患者,或者近期有过密切接触史,出现长期咳嗽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以及痰涂片、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肺间质疾病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部分与自身免疫、环境因素(如粉尘、化学物质)有关。这类疾病引起的咳嗽多为持续性干咳,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在活动后气短的症状会更加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手指可能会出现杵状指(趾),这是由于长期缺氧导致的。肺功能检查和胸部高分辨率 CT 是诊断肺间质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对于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长期咳嗽就是其中之一。肺癌引起的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有时会伴有金属音,当肿瘤侵犯血管时,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的症状。如果咳嗽同时伴有胸痛、声音嘶哑、体重快速下降等表现,更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肺癌的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石棉、氡气)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长期吸烟、年龄在 40 岁以上,尤其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出现长期咳嗽时应及时进行胸部 CT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此外,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非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长期咳嗽,但这些疾病往往会伴有其他相应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反酸、烧心等,需要结合具体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当出现久咳不愈的情况时,切忌自行服用止咳药或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应及时到医院呼吸科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咳嗽的特点、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相关的生活习惯和病史,配合医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肺功能检查、痰液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只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咳嗽问题,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总之,长期咳嗽不是小问题,它可能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信号。我们要学会观察咳嗽的细节,重视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维护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杨东林 林州市东岗卫生院 内科 主治医师)


